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冬天飞往南方的鸟类有哪些(冬天飞回南方过冬的鸟有哪些?)

冬天飞往南方的鸟类有哪些(冬天飞回南方过冬的鸟有哪些?)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2-27    点击:  458 次

冬天飞往南方的鸟类有哪些

网上有关“冬天飞往南方的鸟类有哪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冬天飞回南方过冬的鸟有哪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丹顶鹤:是鹤类中的一种,大型涉禽,体长120-160厘米。颈、脚较长,通体大多白色,头顶鲜红色,喉和颈黑色,耳至头枕白色,脚黑色,站立时颈、尾部飞羽和脚黑色,头顶红色,其余全为白色,幼鸟头、颈棕褐色,体羽白色而缀栗色。

常成对或成家族群和小群活动。迁徙季节和冬季,常由数个或数十个家族群结成较大的群体。有时集群多达40-50只,甚至100多只。但活动时仍在一定区域内分散成小群或家族群活动。

2、黄鹂属:是雀形目、黄鹂科的1属。取食昆虫,也吃浆果。黄鹂属鸟类为著名食虫益鸟,羽色艳丽,鸣声悦耳动听。黄鹂胆小,不易见于树顶,但能听到其响亮刺耳的鸣声而判知其所在。栖树时体姿水平,羽色艳丽,鸣声悦耳而多变。

主要生活在温带和热带地区的阔叶林中,于林地、花园觅食昆虫,某些种亦食果实,栖息于平原至低山的森林地带或村落附近的高大乔木上。

3、杜鹃鸟:是杜鹃科鸟类的通称,常见的有大杜鹃、三声杜鹃和四声杜鹃,杜鹃以昆虫为食,是著名的森林益鸟,如像松毛虫、毒蛾等其它鸟类都不敢吃,对杜鹃来说却是美味佳肴。

多数居住在热带和温带地区的树林中。大约三分之二的杜鹃,包括所有北美的种类,会筑巢且哺育自己的幼鸟;只有约三分之一的杜鹃以寄生的方式养育幼鸟。

4、鸿雁:是大型水禽,体长90厘米左右,体重2.8-5千克。嘴黑色,体色浅灰褐色,头顶到后颈暗棕褐色,前颈近白色。远处看起来头顶和后颈黑色,前颈近白色,黑白两色分明,反差强烈。

主要栖息于开阔平原和平原草地上的湖泊、水塘、河流、沼泽及其附近地区。以各种草本植物的叶、芽、包括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芦苇、藻类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少量甲壳类和软体动物等动物性食物。性喜结群,常成群活动,特别是迁徙季节,常集成数十、数百、甚至上千只的大群。

5、天鹅:指雁族的鸟类,属游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除非洲、南极洲之外的各大陆均有分布。为鸭科中个体最大的类群。颈修长,超过体长或与身躯等长;嘴基部高而前端缓平,眼腺裸露;尾短而圆,尾羽20-24枚;蹼强大,但后趾不具瓣蹼。喜欢群栖在湖泊和沼泽地带,主要以水生植物为食,也吃螺类和软体动物。

天鹅是一种冬候鸟,喜欢群栖在湖泊和沼泽地带,主要以水生植物为食。在中国,每年3、4月间,它们大群地从南方飞向北方,在中国北部边疆省份产卵繁殖。

百度百科-丹顶鹤

百度百科-黄鹂属

百度百科-杜鹃鸟

百度百科-鸿雁

百度百科-天鹅

冬天飞回南方过冬的鸟有哪些?

绿头野鸭、燕子、杜鹃、黄鹂、天鹅

1、绿头野鸭为候鸟,在自然条件下,秋天南迁越冬,在中国,则常在长江流域各省或更南的地区越冬;春末经华北至我国东北,到达内蒙古、新疆以及原苏联等地。

2、燕子是我国著名的夏候鸟,每年初春迁徙来到北方,夏季遍布全国,繁殖后结群南徙,到印度、南洋群岛及澳洲等地越冬。燕子是以昆虫为食的,且它们从来就习惯于在空中捕食飞虫,北方的冬季没有飞虫可供燕子捕食的,故迁徙。

3、杜鹃在中国主要为夏候鸟,部分为旅鸟,春季多于4-5月迁来,秋季于9-10月迁走。

4、黄鹂大多数为留鸟,少数种类有迁徙行为,迁徙时不集群。树栖性,在枝间穿飞觅食昆虫、浆果等,很少到地面活动。

5、天鹅是一种冬候鸟,喜欢群栖在湖泊和沼泽地带,主要以水生植物为食。在中国,每年3、4月间,它们大群地从南方飞向北方,在中国北部边疆省份产卵繁殖。雌天鹅都是在每年的5月间产下2、3枚卵,然后雌鹅孵卵,雄鹅守卫在身旁,一刻也不离开。一过10月份,它们就会结队南迁。在南方气候较温暖的地方越冬,养息。

候鸟冬天需要飞到南方去过冬,常见的有燕子(雨燕、金丝燕)鹤(有几种如丹顶鹤)鹭丝(如白鹭、牛背鹭等)野鸭(如绿头鸭)雁(如大雁、斑头雁、雪雁).

麻雀、喜鹊,朱顶雀,乌鸦,鹰,在北方过冬.

很多鸟类具有沿纬度季节迁移的特性,夏天的时候这些鸟在纬度较高的温带地区繁殖,冬天的时候则在纬度较低的热带地区过冬。

夏末秋初的时候这些鸟类由繁殖地往南迁移到渡冬地,而在春天的时候由渡冬地北返回到繁殖地。

这些随着季节变化而南北迁移的鸟类称之为候鸟。



冬天飞往南方的鸟类有哪些

1、游隼

游隼一部分为留鸟,一部分为候鸟。普通亚种较为罕见, 在黑龙江、吉林为夏候鸟,辽宁、北京、河北、内蒙古、山西为旅鸟,上海、浙江、台湾、广东、广西为冬候鸟。新疆亚种极为罕见, 仅见于新疆,为繁殖鸟。南方亚种也极为罕见, 在上海、青海、宁夏为旅鸟,贵州、云南为冬候鸟。

2、杜鹃

该属有几个物种是迁徙的。杜鹃在中国主要为夏候鸟,部分为旅鸟,春季多于4-5月迁来,秋季于9-10月迁走。

游动性较大,无固定的居留地。性机警,受惊后迅速起飞。飞行速度较快,每次飞行距离也较远,鸣声高吭宏亮,1公里内也可听到,有时边飞边叫,甚至晚上也鸣叫。

3、黄鹂

大多数为留鸟,少数种类有迁徙行为,迁徙时不集群。树栖性,在枝间穿飞觅食昆虫、浆果等,很少到地面活动。

主要见于温暖地区,于林地、花园觅食昆虫,某些种亦食果实。栖树时体姿水平,羽色艳丽,鸣声悦耳而多变。飞行姿态呈直线型。

4、黄胸鹀

繁殖于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越冬于中国东南沿海、南亚和东南亚地区,每年春秋两季迁徙期间都经过我国大部地区。

5、天鹅

鹅是一种冬候鸟,喜欢群栖在湖泊和沼泽地带,主要以水生植物为食。一过10月份,它们就会结队南迁。在南方气候较温暖的地方越冬,养息。

繁殖期主要栖息于开阔的湖泊、水塘、沼泽、水流缓慢的河流和邻近的苔原低地和苔原沼泽地上,冬季主要栖息在多芦苇、蒲草和其他水生植物的大型湖泊、水库、水塘与河湾地方,也出现在湿草地和水淹平原、沼泽、海滩及河口地带,有时甚至出现在农田原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候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杜鹃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胸鹀

下列哪种鸟类会飞往南方过冬

到了冬天,很多的鸟儿都会飞往南方过冬,但是有的鸟儿确实喜欢留在原地度过冬天。那么下列哪种鸟类会飞往南方过冬?下面小编带来:蚂蚁庄园12月11日答案。

正确答案:绿头鸭。

解析:绿头鸭的俗称是野鸭子,它是候鸟,会在每年的秋天飞往南方度过冬天,且绿头鸭的脚趾间有蹼,喜欢在水中游泳、觅食以及交配。喜鹊是中国各地的留鸟,它们在冬季也不会迁往南方越冬,而是选择留在原地。

绿头鸭是我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目前它的数量正在逐年减少,为了保护绿头鸭,我国国家林业局在2000年的时候将绿头鸭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绿头鸭主要栖息在水生植物丰富的湖泊、河流、沼泽等水域中,在冬季和迁徙期间也会出现在开阔的湖泊、水库、江河、海岸附近沼泽和草地等。

绿头鸭的生活习性是怎样的

绿头鸭是世界十大飞的最高的鸟之一,其生活方式有些特殊,生活在格陵兰以及夏威夷的种群中从来不会进行迁移,而其他亚种都会出现迁移的情况,尤其是在春天的时候,也就是3月份会进行迁移,而在秋天的时候又会迁移到原来的地区。

绿头鸭迁移也是分步骤进行,尤其是在秋季的时候,迁移的数量会非常明显,例如在第一天迁移走一批,而在第二天还会迁移一批,以此类推每一天都会有迁移的绿头鸭。在秋季时迁移要比春季时的数量多,在迁移的过程中还会找中间区域进行休息。

绿头鸭平时都是群居生活,但是在繁殖期的时候却例外。群落数量比较大,有的时候是几十只,有的时候是上千只。绿头鸭会游泳,所以在水面上会经常见到,有的时候还会发出嘎嘎的声音,生性比较活泼,很好动,叫声也非常的响亮。

飞到南方过冬的动物

常见的有燕子(雨燕、金丝燕)、鹤(如丹顶鹤)、鹭丝(如白鹭、牛背鹭等)、野鸭(如绿头鸭)、雁(如大雁、斑头雁、雪雁)。夏末秋初的时候这些鸟类由繁殖地往南迁移到渡冬地,而在春天的时候由渡冬地北返回到繁殖地。这些随着季节变化而南北迁移的鸟类称之为候鸟。

常见的有燕子(雨燕、金丝燕)、鹤(如丹顶鹤)、鹭丝(如白鹭、牛背鹭等)、野鸭(如绿头鸭)、雁(如大雁、斑头雁、雪雁)。夏末秋初的时候这些鸟类由繁殖地往南迁移到渡冬地,而在春天的时候由渡冬地北返回到繁殖地。这些随着季节变化而南北迁移的鸟类称之为候鸟。

候鸟,是一种随季节不同周期性进行迁徙的鸟类。很多鸟类具有沿纬度季节迁移的特性,夏天的时候这些鸟在纬度较高的温带地区繁殖,冬天的时候则在纬度较低的热带地区过冬。夏末秋初的时候这些鸟类由繁殖地往南迁移到渡冬地,而在春天的时候由渡冬地北返回到繁殖地。这些随着季节变化而南北迁移的鸟类称之为候鸟。

有些鸟可随着1年中季节的改变而作定时迁徙来变换栖息地,这类鸟称为候鸟。候鸟可分为夏候鸟和冬候鸟两种。前者指在春夏季飞到某一地区筑巢安家、生儿育女,幼鸟长大时,正值深秋,它们又陆续飞往南方较暖地区越冬,至次年春季又飞临这一地区繁殖,对该地区而言,这类鸟称夏候鸟。

关于“冬天飞往南方的鸟类有哪些”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jndzxx.com//zhishi/6836.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