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求郭德纲或马三立的对口相声(马三立扒马褂相声台词)

求郭德纲或马三立的对口相声(马三立扒马褂相声台词)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4-28    点击:  291 次

求郭德纲或马三立的对口相声

网上有关“求郭德纲或马三立的对口相声”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马三立扒马褂相声台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这是我的一个原创阿,帮别人写的,搂住如果愿意演就改改拿去吧,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能给更多的人带来点欢笑就好啊

丐世无双

时间:不明 地点:某条繁华的大街上 人物:洪七公(H),乔峰(Q),跑龙套一人(P)

大体事件:两个乞丐在街上偶遇后的一段时间里发生的故事。

( 出场,手拿饭缸)

H:改革春风吹满地,做个乞丐不容易,低三下四还受气,还有城管来突击!哎,这年头,做个乞丐比大学生找工作还还难呐,这不,刚才城管那帮人又来突击了吗,说我们这些人除了影响市容在也没有别的作用了,小样地,要是我们都没了,你们城管的不都也下岗了吗?再说了,城关的要真把我们带走也行,进去了是既遮风又避雨,还能免费住宿,要吃有吃,要喝有喝,一群人还能在一起唠唠嗑,简直就是我们向往的神仙般的生活。他们可倒好,不仅要没收我的口粮,还要拿走我的饭缸,抢走我辛苦要来的血汗钱,还要赶出我的地盘!要不是逃跑拼了命,肯定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总算跑出了他们的搜索范围,先在这歇一会吧,哎,我就在这守缸待钱!

( 出场,手拿饭缸)

Q:南来的北往的,东跑的西颠的,哥哥姐姐叔叔阿姨好心人可怜一下吧,我家穷人丑,一无所有,穿衣服没袖,取暖靠抖,成天药不离口,这辈子没吃过猪肉。人比筷子瘦,生活过得不如狗。可怜可怜我吧!(一脚踢到了 H的饭缸)

H:哎,你怎么回事呀,你看看,你把我这精致的饭缸给踢掉漆了,你的赔我!

Q:你当你那破饭缸是宝马还是奔驰阿,掉一块漆就要赔偿,你去保险公司要赔偿去吧!

H:看你是个穷叫花子,我也不难为你了,你就把你的饭缸再加上那里面的钱给我就行了!

Q:看你说的,你瞧你那幅德行吧,咱俩好象是同行吧!我在这条街混迹好几年了,咋从来没见过你呢?你是不是新新新新来的阿?

(H转过身,自言自语)

H:难道他是这条街的当家的?我得考考他 (转过身)山珍海味萝卜白菜!

Q:领导大款学生乞丐!

H:哎呀,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阿。失礼了,给,这是我的片子(掏出名片)

Q:不知者无罪,我也有(互换名片)

H:灯红区酒绿街丐帮六十七分舵副总舵主--乔峰,哎呀,久仰久仰!

Q:花前区月下街丐帮三十八分舵副总舵主--洪七公,幸惠幸惠!

H:来来来,坐

Q:兄弟,你不在你那好好待着怎么跑到我这来了?

H:还不是城管那帮人吗,又来突击大检查,不得已才跑到这来了,你这一上午收入咋样阿?

Q:哎,别提了,一上午才要到这么点,这年头,当乞丐--难!当一个乞丐头目--难1

H:当一个满街乱跑的乞丐头目--难!

H&Q:哎--------

(P上场,手拿蒙牛随变,把包装扔到饭缸里,下场)

H:哈,他把你饭缸当垃圾桶了阿!

(Q拿过包装添了一口)

H:哎,给我留一口阿!

Q:好吃!好几天没开荤了!爽!

H:一口全让你吃了,啥滋味阿?

Q:酸酸甜甜就是我!

H:你看现在这包装,多漂亮,你看这俊男靓女,这男的多俊阿!

Q:你说你咋这么孤陋寡闻呢,人家这是俩女的,你不认识阿?人家是去年最火的超级女生--何洁和李宇春!

H:我管他什么超级男生超级女生呢,这包装我留下了阿,有奖的,说不定中个500万什么的,这辈子就不用当乞丐了

Q:行,等你中奖了,中了两头奶牛,你就天天喝牛奶吧,洗澡你都用牛奶!

(P上场,手拿传单,把一大把传单扔到饭缸中,下场)

H:这小伙挺实惠阿,真会偷懒,他到省事了,这搞传销的都这么狡猾阿?!

Q:这么没文化呢,那叫发传单,什么传销!

H:阿,发传单销售,简称传销嘛!

Q:我看看他们这是卖什么呢

H:你认识字吗?这都拿反了!

Q:我怎么不认识字,我小学就过六级了!

H:就你?

Q:拼音六级嘛!不是和你吹,我小学念了八年

H:哟,保送研究生了阿?

Q:看看,,耐克阿迪大降价,短裤仅卖二百八!仅卖280阿,一条裤衩够我吃三个月的饭了!

H:你看你这消费观念就不行了吧,人家那是名牌,尤其现在的那些大学生,不管日子过得多辛酸,也要把那名牌穿!

Q:xx鞋店疯狂大促销,买一送二!

H:对,买一双鞋送你两根鞋带!

Q:上名牌家教中介中心,为你提供各科家教,保您的孩子考上名牌大学!

H:你还不知道现在的家教吗?全是大学生,是上课什么也不教,就是和你把磕唠,费用一分也不少,孩子成绩是没提高

Q:不看了,全是虚假广告

H:哎,你说咱们要是也去发传单怎么样,一天也不少挣

Q:你可拉倒吧,就你那形象吧,人家见你躲还来不及呢,哪敢接你的传单阿?

H:我不会包装一下自己嘛,人家都说我长得像周润发,其实我像刘德华。再说是在不行咱就把传单发给咱们的弟兄呗

Q:你可别在那做梦了,这是白天没准到时候挣得还没现在多呢,就像传单上那些作虚假广告的,没准那天就倒闭了,到时候没准成咱们小弟了

(P上场,在饭缸里扔一枚硬币,下场)

H:thank you very much!

Q:哟,你咋说上鸟语了阿?

H:你没看见刚才那个人呀,黄头发,准是个外国人,没准扔进去的是欧元呢!我可不能给咱们中国乞丐丢脸,得表示感谢阿!

Q:那可不一定,现在这年轻人赶时髦,染个头发多正常阿,那一阵我在xx大学门口蹲点,就看见一个女的,今天是红头发,明天是黄头发,后天是紫头发,从周一到周日,赤橙黄绿清兰紫让他染了个遍,最后弄的那头发和拖布似的

H:不管了,让我看看欧圆张什么样

(H从饭缸里拿出硬币,看一眼,扔掉)

Q:咋啦?你咋把欧元扔了?让别人捡去咋整?

H:那小子也不厚道阿,拿一个一毛的硬币来糊弄我,那是打发要饭的呢?!现在一毛钱还拿得出手?在怎么的也得给5毛阿

(P上场,拿五块钱纸币,扔到饭缸里,拿出四个硬币)

P:哎,兄弟,不好意思,坐公交车没零钱了,换点!(下场)

H:他能不能拿假币来骗咱们阿?(把钱拿起来,对着灯照照)

Q:那咱们咒他,他要是拿假币骗咱们,就让他出车祸

H:对,撞他个生活不能自理

(P手拿报纸上场)

P:法制报,故事报,新出版的体育报,来看看一个二十三岁的青年为何连续六次参加高考,新入学的大学生为何把楼跳,大学食堂饭里出现假耗子药,名校研究生为何残忍虐待二十八只小猫,看一看全知道!看报看报,大学自习室吸烟为何屡禁不止,一场血案起因只是一把格尺,要想深入学习八荣八耻,快来买我的报纸

Q:给我来一份(接过报纸)

H:你还看报?

Q:那是啊,得看清现在的社会形势,关心国家大事(掏出一副眼镜)

H:设备挺齐全阿

Q:那是啊,这眼镜是那天瞎猫眼镜店清仓时买的,五块钱,当时老板说了,就五块钱,多了少了都不卖,我当时拿出十块钱,老板说,拿零的,我没零钱找你,我说就十块了,要不你都拿去,老板当时就急了,说,我多要你五块钱算啥阿?这事要传出去,说我多收了乞丐五块钱,叫我以后怎么做人?

H:后来呢?

Q:后来我给了他五十个一毛的硬币

H:你们两都挺很,来,给我一张看看,我要文体板块的(H掏出一个放大镜)

Q:你别对着太阳看呀,一会烧着了! 看看头版头条,全国各地深入学习八荣八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哎,咱们也该好好学学了,咱们这成天游手好闲,靠别人救济吃饭,已经成了八耻之一了阿!

H:我看中国足球更应该学学,你看,赵本山心灰意冷,说不想再趟这块混水。你看他们一个个钱挣得比咱们多,可脚比咱两的臭多了

Q:可不是嘛,哎,这咋下雨了呢?

H:太好了,我好几个月没洗澡了!

(Q的手机响)

Q:喂?喂!喂!喂?啊,什么,大点声,哦,城管的来了?啊?喂?喂?喂!----小灵通,信号不好,下面弟兄说,城管的过来了,咱两快躲一躲吧

H:行,收拾一下,赶紧走(H手机响)喂?我早知道,城管要来,是吧?你怎么看的阿?消息这么慢,今天晚上没你饭吃了! 咱们快走吧-----

回答者: 一只瞎猫 - 秀才 二级 8-11 22:23

我来评论>>相关内容

求一个话剧剧本

求超爆笑的剧本!!!

爆笑喷饭小品剧本 好的加100

跪求一个话剧剧本

急求校园小品剧本!!!

查看同主题问题:爆笑 剧本

其他回答 共 2 条

相声——《导弹》

a:我姓导。

b:大名怎么称呼?

a:单名一个弹子。

b:“捣蛋”!那我得离你远点!

a:哎,不是捣蛋,是导弹,领导的“导”,炸弹的“弹”。

b:那我更得离你远点。

a:别怕,现在我不炸。

b:但是你什么时候炸我都受不了。

a:我可不是一般的导弹,我叫巡航导弹。

b:巡航导弹,我可没听说过。你的本家我到认识几位,有防空导弹、反潜艇导弹等等。

a:要知道,我在导弹家族资格数最老。

b:听听,这还吹上了。说说。

a:我1942年出生,成为轰动世界的新式武器,我飞跃英吉列海峡,落在英国本土,人们都吓傻了。

b:那我怎么没听说过你?

a:我出生后,又改造了20多年,装上了小型大功率发动机,还装上了核弹头,还学了几手呢。

b:说说。

a:我学了蜻蜓点水,就是超低空飞行,贴着地面和海面飞。

b:几米?

a:分别是5米和10米,就在你头上转悠,专炸你的臭脚丫子。

b:挺行的吗!还学了什么?

a:看地图!

b:会看地图,文化水平一定不低。大学吗?

a:没有。

b:高中?

a:不到。

b:初中总有吧?

a:老实说,没有。

b:那是什么程度?

a:说出来可别笑话,是幼儿园小班。

b:啊?那你怎么看地图?

a:我看的是数字地图,上面全是数字,是根据物体的高度的吗!

b:那高度同样的物体多着呢!你怎么区别?

a:我电脑里还有它的照片呢,一对比不就成了!

b:原来如此,那你来找我到底是干什么的哪?

a:来炸你家的呀!

b:什么,啊!

马三立扒马褂相声台词

作者:马三立

在前年秋天的一个下午,正下班的时间,街上人很多,车来人往。十字路口,民警指挥车辆忙得手脚不停。这时候马路上跑过一个人来。这人挺胖,个头儿不太高,穿了身很旧的蓝衣服,没戴帽子,一边儿跑还一边喊:“截住喽!别让他跑啦!”

追谁呢?一个小瘦子,三十多岁,惊惶失措,跑得又急又快。这胖的追瘦的,没法追上。街上的人一看这情景,都替胖的追那瘦的。嚄,帮忙的还真不少。民警一看也追过去了。这时前边的人也拦住那瘦的,那瘦的脚一滑,叭叽就摔在马路边上。大伙哗啦一下就围上了,组成一堵人墙。民警赶过来冲着瘦子就喊:“起来!快起来!”这时候人群闪开,那胖子气喘吁吁地跑进来,一把按住那瘦子,喘了两大口粗气:“这回看你还往哪儿跑!调完级了,你不请客!”

郭荣启、马三立、赵佩茹版本台词:

马:咱们仨人啊说一段儿啊,

赵:哎

马:这还呀轻易赶不上咱们仨人在一块

赵:对!

马:今儿咱们跟郭荣启咱们说一段。

赵:说一段。

郭:我出主意吧!

马:你出主意咱们怎么个说法啊?

郭:别说啦!

赵:不说了,不说干什么啊

马:就是说相声吗干什么不说了?

郭:咱唱吧!唱一段儿。

赵:哦,杂学唱。

马:哦,对。有意思,学点什么呀京剧、评戏。

郭:不对,

马:小点儿声,小点儿。

郭:不对不对!唱太平歌词。

赵:太平歌词?

马:太平歌词啊!

赵:哎哟,那可太俗了!

马:哦,打板儿唱太平歌词,拿着两块儿竹板儿这么唱。没意思!

赵:现 在观众不爱听啊。

马:俗透了。

赵:谁还唱啊!

马:俗透了。没意思。

郭:那是分谁唱观众不爱听,你们俩人唱的观众不爱听,我要唱观众就欢迎。

马:谁爱听这个啊。

郭:嗓子好啊。

赵:嗓子好。

马:好嘛,他嗓子好。

郭:你……你,我这么一提起观众就欢迎!我唱一段太平歌词您欢迎听不欢迎听,观众……

马:怎么样?

郭:有欢迎的举手。

马:啊?开会呢,举手啊?太平歌词啊,那个年头,那个年月兴,现 在都老掉牙了,都没劲了。

赵:他就认为咱们两人不会,这事儿多新鲜呐,你当我们不会,我们是不唱。你要唱是这么,咱们今 天每人唱一段儿,你看好不好?

马:好啊,好啊。是说相声的都会唱,说相声都会唱太平歌词。

郭:跟我叫阵。

马:咱们来来,比赛比赛。

郭:跟我叫阵?

马:什么叫跟你叫阵呐,咱今儿比赛比赛。

郭:好了。

马:一人来一段儿。

郭:行!

马:让他唱。

赵:可是你得唱新鲜的,那个俗透了的段子甭唱。

马:老掉牙的不行。

郭:老掉牙?

马:新词,新词儿。

郭:嘿嘿,说句大话,我唱这段子你们俩不会。

马:嚯,还有这段子,你信吗?

赵:我不知道他有多大本事。

马:嗳,谁飞多高蹦多远咱不知道怎么着,谁有多大能耐咱们谁不知道谁吗?打那个年月他就会三段。

赵:噢,就会仨。

马:太平歌词他就会仨。就会三段儿。

赵:也许那个年头就会的少,现 在人家进步学习就许有新段子。

马:看不透,看不透。唱吧。

赵:唱。

郭:唱啊。

马:你唱的我们俩不会,如果我们要说会这段儿,那怎么办呢。

郭:甭说会,连听你们全没听过。

马:这家伙这话太大,没听过?

郭:这不算新鲜。

马:如果我们说是会这段儿,就这么不算,这得重来这个。

郭:我唱这你们要会,另唱别的。

马、赵:好,好。

马:重新另唱一个

郭:这话不算大。听着──“汉高祖有道那坐江山,有君正臣良万民安,那有一位三齐贤王名叫韩信,灭罢了楚国把社稷安……”

赵、马(合):“那有一位三齐贤王名叫韩信,灭罢了楚国把社稷安……”

赵:就这个啊

马:“这一日闲暇无事街前算卦”──我们把词儿都唱出来了,恬着脸那儿还唱呢。

赵:《韩信算卦》就这段子?俗透了,臭大街了,这玩意儿。

马:《韩信算卦》人听的耳朵眼里有茧子。

赵:不是,这段他怎么会的?

马:他跟我学的,跑这儿唱来了。

赵:哦,他跟你学的?嗨──连他还是跟我学的呢!

马:呵,你说啊──传辈儿来了。

郭:瞧这闲话、瞧这闲话,我这是唱吗?我这是唱呢吗?

马:不是唱这干吗呢?

郭:我这不先遛嗓儿嘛!

马:啊?我还没听说过太平歌词先遛嗓子的。

赵:哦,这不算正式的唱。只是遛遛嗓子。

马:遛嗓子,重新另唱了啊。遛嗓子先遛出一个来,还俩、还俩。

郭:听这段儿──“庄公闲游出趟城西,那瞧见了,他人那骑马呀我骑驴,扭项回头看见一个推小车的汉……”

赵、马(合):“他人那骑马呀我骑驴,扭项回头看见一个推小车的汉……”

马:得了,别唱了,嗨呀,小孩的玩意儿,就这个,这玩意儿。挺大的个子跑这儿唱这个,我们那老兄弟八岁就会这段,小孩的玩意儿,我兄弟八岁就能唱这个。

赵:我儿子四岁就会唱这个。

马:你这干吗来了你这?

赵:他这玩意儿太俗了。

马:排辈儿来啦?

郭:会就会得了呗,这便宜话不够你们俩说的。

马:来个别的吧。

赵:唱个新的。

马:还一个、还一个。

郭:“石崇豪富范丹穷,那甘罗运早晚太公。彭祖寿高颜回命短,各人俱在无形中,昭梁有一个姜吕望……”

赵、马(合):“……那甘罗运早晚太公。彭祖寿高颜回命短,各人俱在无形中,昭梁有一个姜吕望……”

郭:怎么,怎么,怎么了?你们俩这儿抽风呐,抽风呐你们俩人?

马:这词儿多熟。

郭:干吗踩电门上啦?

马:什么叫踩电门上了?来别的吧。

郭:干嘛你们这是。

马:这个会,会这个。唱新词儿。

赵:唱个新的。

郭:这不没有的事儿嘛。

马:你唱啊。

郭:唱什么啊。

马:唱个别的。

郭:唱个别的?就会这三段。

马:怎么样。

赵:还是那三段儿。

马:打那个年头他就是这三么。还那玩意儿,就没能耐,干嘛呢。

郭:这是唱啊这是怄气呀?唱一个接一个、唱一个接一个,他不知道我会多少你还不知道吗?你不就知道我就会这三段么?唱第三段的时候你假装不会这不就完了么。

马:什么叫假装不会呀?谁说大话来着,谁出主意要唱啊?

郭:这不怄气嘛。这不是。

马:根本就不行,没那能耐,甭说那个大话。

郭:算你们能耐大行不行,让你们。

马:我没说我们能耐大。

郭:我走行不行。

马:咱不唱了呀,你没词儿咱不唱了,咱们说行不行。

郭:你们说啊,没我!

马:你这干嘛这么大脾气,这个,不要紧的。

郭:舞台撅人,没听说过。

马:这怎么会撅你,谁出主意要唱啊?谁要唱来着?

郭:唱一个你们接一个,舞台撅人,我还没遇见这事儿呢。打这儿不跟你们在一块儿了,这是干嘛?这是。

赵:走、走叫他走、走

郭:你们俩人说,你们俩人说。

马:你走怎么着?

郭:啊,走了。

马:这怎么办呢?

郭:怎么办,你们说啊,没我不成是怎么着吗?

马:谁说没你不行啊?

郭:还是的。

马:谁说没你不成啊?

郭:打今 天起不和你们同台了。

马:这就走了?

郭:走啊。

马:走,好,你走吧...走没关系,回来!等等,等等再走。不是走了吗。

郭:什么事儿?

马:把马褂儿脱下来,走行啊,把马褂儿给我。

郭:嗯?

马:把马褂儿给我。你把马褂儿给我脱下来。脱,我这就要,我这就要!

赵:你们俩怎么回事儿?

马:怎么回事儿啊,走?

赵:你拦着他干吗呀让他走啊!

马:谁出主意要唱,唱着唱着又不说了要走这怎么回事啊?

赵:他走咱们俩人说呀。

马:走行呀,把马褂儿脱下来再走。

赵:马褂儿?

马:怎么了?他穿的那马褂是我的,是我的马褂儿。

赵:您先别走了──这马褂、这……谁的?

郭:马褂儿?你看这不穿着呢。

赵:废话,我看见你穿着呢,穿着是穿着,它是谁的?

郭:是谁的,也我穿着不得了吗。

赵:你穿着不行,这马褂儿是谁的?

郭:你看着大点儿啊?

赵:我看你穿着不老合适的。

郭:是啊,你也问这个啊?

赵:那我怎么不问呢,谁的?

郭:你问这马褂儿啊……嘿嘿,他的。

赵:他的,给他!

郭:什么?

赵:给他

郭:给他?他的,给他。可是他的马褂儿不能给他。

赵:哎,这怎么讲呢?

郭:给他他要卖了呢?

赵:这不没羞没臊么,这不是,你给他他撕了与你有什么关系?人家的东西!

郭:可是他的马褂……这……。哎,这马褂儿。。这不是在他手借的!

赵:你不管是谁手里借的,这东西是人家的!

郭:我穿他马褂白穿哪是怎么着?

赵:噢──人家没白穿。

马:什么叫没白穿?这赁的?我找他要钱了?我找他要钱了是怎么着?你把马褂儿脱了,我找你要钱了是怎么着?!你给我脱下来,怎么着?我赁给你了?我找你要钱了?他走了我找你要,你把他放走我就找你要!

赵:你别走,你那边去,你这人说话气人!

郭:怎么气人呐?

赵:人家的马褂你穿嘛你告没白穿,没白穿你给人家拿利钱啊?

郭:没给他拿利钱啊。

赵:那怎么叫没白穿呢?

郭:可是我穿这马褂儿没给他拿利钱,比给他拿利钱还好呢。

赵:这怎么讲的?

郭:与他有好处,我借他这马褂儿在他母亲手借的。

赵:跟他母亲手里借的。

郭:有一天我到他们家去借衣服去,他没在家,他母亲一个劲儿地托付我──“荣启呀,你跟你三立哥哥在一块儿啊,我托付你点儿事,他啊说话云山雾罩的、最近也不知怎么了,在外面说话净跟人搬杠。

赵:哦,这么回事啊。人家没白穿。

马:怎么没白穿呢?

赵:与你有好处。

马:什么好处啊?

赵:你这人说话云山雾罩,钻头不顾尾,有的时候跟谁就说,遇到搬杠的一问,你没词儿就吵起来了,人家在 旁边拿话往圆满里说,与你是不是有好处?嗯?

马:我要是说的不象话了他能圆满里解了?他这是啊胡搅词儿,哎,穿着我的马褂儿啊没理搅理。这就不给我了怎么着?这马褂就归他了?

赵:嗨,人家怎么能不给了呢?

马:什么叫怎么能不给?多会儿给我?多会儿给我?

赵:我又没穿你问我干吗呀?你问他多咱给你呀!

马:你这马褂儿多咱给我?

郭:八月节怎么样?

马:打这儿穿到八月节?我还得穿呢,不行,不等!明儿早上就要!

郭:你这太性子急了!明儿就要?

马:嗯。

郭:那也太难了,咱这么着,穿一个月行了吧?

马:一个月呀?不等!

郭:一个月、一个月!

马:三天!三天!

郭:三天?你这也太短了,半个月、半个月?

马:干脆,穿一个礼拜。

郭:半个月吧,十天,十天!

马:多一天我都不成!就穿一个礼拜!

郭:一个礼拜了?一个礼拜晚一点送去──夜里三点。

马:啊?黑更半夜三点叫门送马褂?什么毛病这是?

郭:晚一点送去得了呗。

马:你留点神儿,你别给我穿脏了。

郭:没脏啊,这不挺干净的。

马:你这逮哪儿哪儿坐、逮哪儿哪儿都靠、哪倚的,你看这泥。

郭:这是浮土、这是浮土。

赵:穿这马褂不是受罪么?你给人脱下来好不好!

马:我的马褂都让你穿坏了!

郭:哪儿坏了?

马:领子撑大了,你脖子顸,你的脖子太顸,你穿一个礼拜,你这脖子得想办法,这么顸的脖子这还是不行。得细点儿。

郭:什么?

马:脖子得细点儿,要不领子撑坏了。

郭:脖子细点儿?!你...拾掇拾掇马褂成啊,哪能拾掇脖子啊你?!

马:你还走不走了?

郭:不走啦。

马:你等我一块儿走,你现 在要走我就要马褂!

赵:二位,二位别为这马褂矫情了。

马:愣说我这人嘛什么云山雾罩、钻头不顾尾──什么话这叫?

赵:噢、你不是?

马:我这个人呐有学问。

赵:嗯。

马:我说话简练,没有文化的人啊他不懂我的话,他呦云山雾罩、不象话,嗯,我最近这几天啊脑筋倒是乱一点儿,因为着急。

赵:什么事这么着急?

马:唉,家有点儿事、有点事儿,我是着急。

赵:什么事?

马:嗨别提了,太倒霉了!太丧气了!

赵:什么事?

马:你知道我们那骡子,唉!一提起这事儿我就难受。

赵:你别难受,您说。

马:我们家那骡子啊,嗐,掉...掉茶碗里烫死了!我这难受……。。

赵:这不像人话这就来了,说着说着这云山雾罩就来了!行啦行啦别哭了你!这像话吗这?

马:怎么了?

赵:骡子,掉茶碗里烫死了?

马:这还能说瞎话吗?

赵:这还是实话吗?

马:你问他呀!

赵:哦,这他知道?我问问。哎,郭先生,这边……。。

郭:什么事您呐?

赵:跟您扫听点儿事……。。

郭:什么事情?

赵:这骡子您知道吗?这个骡子掉茶碗里烫死了,这事儿您听着新鲜不新鲜?

郭:您说什么?

赵:这个骡子掉茶碗里烫死了。

郭:您还没睡醒呐?我听您这是梦话──骡子会掉到茶碗里烫死了,这象话吗?哪有这事儿啊?

赵:就说的,我说也没这事儿。

马:马褂、脱!脱!马褂儿给我,我现 在我就要!

郭:为什么呢?

马:我现 在就要!

郭:这不说好了穿一个礼拜的吗?

马:说好了?我撕了,我撕了它我也不让你穿!

郭:为什么这是?

马:我不等,我现 在就要。

郭:为什么你要呢?

马:我们家那头骡子掉茶碗里头烫死了,你不知道吗?

郭:噢...噢...噢──这话他说的!

赵:没有!

郭:有──!

马:怎么样?怎么样!

赵:这马褂的力量可不小啊!有啊,那您说说吧:它怎么会掉到茶碗里烫死了呢?

郭:我说说?这有什么新鲜的?是你听着新鲜了,这个……这个……是不是?掉茶碗里烫死了?

赵:掉茶碗里烫死了!

郭:这个……这个……这个螺蛳掉茶碗里烫死了这有什么新鲜的呀──你想这螺蛳才手指肚那么大个,那个刚倒的热茶,可不掉里就烫死了。

赵:什么?您呢,螺蛳?

郭:对呀,就卖的那个,有的挑挑儿卖的那个……大小金鱼、蛤蟆秧子、活螺蛳……

赵:不、不、不!……问问,您说是螺蛳掉茶碗里烫死了?

马:骡子!骡子!大骡子大马──套车的骡子,拉车的骡子。

赵:骡子,比马大的那骡子掉茶碗里烫死了,不是螺蛳。

郭:噢,不是螺蛳!

赵:骡子!

郭:骑的那骡子。

赵:哎。

郭:掉茶碗里烫死了。

赵:对了。

郭:比马大,骑的骡子掉茶碗里烫死了。

赵:嗯,它怎么烫死的呢?

郭:哦,你纳这闷?

赵:我当然纳这闷!

郭:你...你听我说呀──它是这个…这个…哎——天下虽大无奇不有啊,这事儿不算新鲜啊,你是少见多怪呀,你是井底之蛙没见过世面啊,我还告诉你以后知道的事再打听、不知道的别问,打听心里也是病!得了,这事儿甭问,你不懂啊。

赵:噢,这就完了!我少见多怪、我别问了就完了,不行,你得说说这骡子怎么掉到茶碗里这个新鲜。

郭:哦,你非得问?

赵:我就得问!

郭:死心眼这人!它怎么会掉茶碗里的呢?你就纳这闷对不对?

赵:当然了!

郭:它这个……这个骡子掉茶碗里了,你就纳这个闷儿?我也纳闷儿啊!

赵:这像话么这个?

郭:怎么不像话?

赵:你纳闷儿?你不是知道吗?

郭:先前我纳闷儿后手我就不纳闷儿了,先前我纳闷儿后手为什么不纳闷儿了呢?它是有这么个理由,这个、这个骡子掉茶碗里烫死了,是不是这个,马上就得跟你说这个意思是不是?

赵:嗯!

郭:这是他说的?那个……仿佛呀……是不是啊……着比呀……仿佛大概其……似乎类乎好象...我们这个……似乎类乎大概其呀……我们这个……你明白了吧?

赵: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你一句没说,我怎么明白啊?

郭:哎哟我说了这么半天你没明白呀?

赵:你这么半天一句整话没说上来呀!

郭:哎哟...哎哟...你这个人怎么会不明白,它是...掉茶碗里烫死的。它不是茶碗吗?

赵:它是茶碗啊。怎么掉里的?

郭:怎么掉里的,它是大茶碗那。

赵:哦,大茶碗。

郭:大茶碗啊。

赵:大茶碗那骡子蹄子也下不去啊。

郭:它是大茶碗呐……比茶碗还大的……那是饭碗了对不对吧……它那个骡子蹄儿……比饭碗再大的……那就是盆了对吧……

赵:对、对、太明白了!

郭:比盆再大的呢...那就是洗澡堂那池子了...

赵:哎,对对对!

郭:那不就能掉里去了吗!......洗澡堂那池子又不能喝茶呀?!

赵:这不废话嘛,谁端着那池子喝茶呀?有那么大力气么?

郭:这个,哎哟...哎哟...这掉茶碗里烫死了。

赵:是啊。

郭:水热的烫的。

赵:当然啊。

郭:水热的烫的,大概其水还多点,连淹带烫,它就死了。

赵:不是烫,是连淹带烫?

郭:对了。

赵:更不像话!它怎么能掉到碗里头,您说说这个。

郭:哎哟,你就老纳这闷,怎么掉茶碗里了?

赵:就说啊。

郭:噢,对了,对了!

赵:我说你怎么回事儿?你这儿诈尸啊是怎么着,说话一惊一咋的这玩意儿?

郭:我找着话头了。

赵:哦这话还有头。你找着话头了你说。

郭:我说一人你认得不?

赵:谁啊?

郭:李德林!

赵:我不管李德林,我说的是这骡子掉到茶碗里头。

郭:你别忙啊,打李德林这儿啊,这骡子掉茶碗里头这事儿啊就绕过来了

赵:打李德林这儿就来了。

郭:对,对。这个李德林这个人啊好交朋友,他跟这个马三立他们俩人啊是莫逆之交。有一天啊马三立骑着他这骡子啊上李德林那儿去串门去了,可巧啊李德林在家那,那拿着玩意儿呢。

赵:什么玩意儿?

郭:这个东西可好啊,蝈蝈儿!

赵:草虫。

郭:好!这蝈蝈真好。

赵:这个街上卖的多了,搁那小笼子里养活的,山蝈蝈。

郭:您说的?

赵:五分钱一个。

郭:大肚蝈蝈?

赵:嗯,大肚儿!

郭:那不叫什么新鲜呐,那怎么算好呢?缺者为贵啊,大肚蝈蝈不值钱。人家这个小肚大翅儿,湛青碧绿。

赵:这个蝈蝈可没有。

郭:这两个须啊,瞅着……可爱!叫唤出来声音那个大呀,就这屋子就能叫满了音儿。

赵:声音就这么大。

郭:咵、咵、咵叫满了音儿,这不算出奇啊,人家那葫芦!

赵:葫芦?

郭:这葫芦好噢。

赵:葫芦有什么出奇的?

郭:沙河刘的葫芦。

赵:不懂。

郭:你看,不懂了不是,不懂了不是──沙河呀有一姓刘的养活这蝈蝈葫芦是最好,人家培养的最好,种的时候培养的最好!葫芦好啊这口也好──牙口。

赵:哦,象牙的。

郭:牙口,咬红的盖儿,里面带铜胆。人家正在那儿摆弄这蝈蝈呢,他去了,他一瞧人这蝈蝈他就夸“嘿!李大哥,您这蝈蝈可真好啊!”连夸了几句,这李德林呢,也是外面儿的朋友──“兄弟你爱惜这蝈蝈呀?得,送给你了!”双手奉送了。

赵:给他了。

郭:他一看有点儿不落忍了──人家心爱的东西我连夸了两句人家送我了,我有什么好东西送给人家呢?一瞧,他骑着那骡子去的,“得嘞,李大哥,我这骡子啊送给您得了,甭管它值多少钱,咱们哥儿们也过这个。”

赵:嗬!这劲头费的啊!这是这么一码事啊。

郭:嗯,你明白了吗?

马:对!对!对!就是这个意思……

赵:您这种说法我实在听不懂。

郭:你像话吗?这骡子掉茶碗里烫死了?

马:你瞧。你这么说就行了,你这解答的好嘛。

郭:是净顾你说出来,我受得了吗?你瞧这身汗,你瞧这身汗。

马:这要没你这就咂了。

郭:我要不跟着你就栽跟头了吧!

马:这要没你这就咂了。

郭:叫人问住了没有?我看这马褂儿多旦给你。

马:穿俩月。

郭:俩月了,你说的。

马:俩月。

郭:说话留点神吧。

赵:您别说了,越说越没人话了!

马:什么叫没人话呀?这怎么不是人话?

赵:烤鸭子还没脑袋,打楼梯外边飞进来,你听着像话吗?

马:这还能够说瞎话吗?

郭:烤鸭子飞啊,我说您这是热病胡说呢吧?

赵:这不是胡说这是什么呀。

郭:哪有这事啊,烤鸭子?

赵:就说呢。

马:马褂、脱!把马褂儿给我。

郭:可你刚才说了……

马:我现 在就要,我不等。

郭:不是穿俩月嘛。

马:俩月我不等,我现 在就要。

郭:为什么呢?为什么你要我马褂儿呢?

马:烤鸭子飞楼上去了你不知道吗?

郭:噢...噢...噢──这烤鸭子飞上来这事儿是他说的?

赵:没有!

郭:有──!

马:怎么样?

赵:你自个买个马褂儿多好!着这个急干吗呀,大热天的?

郭:您这个人呐说话,他是有这个事儿啊。

赵:哦,这事儿也有?

郭:这事儿有!

赵:有,你说!

郭:你是少见多怪呀,

赵:我又少见多怪!

郭:天下虽大无奇不有啊,你知道事再问,不知道别问。

赵:又来了。光这套不行,我就得问,你就得说说这烤鸭子没脑袋怎么会飞到楼上呢?

郭:你就纳这闷吗?

郭:烤的怎么会飞呀!说呀!

赵:我说呀?你说呀,我问你呀!

郭:对了你问我,你别着急呀你。说话不得找头,你干嘛你。找着话头儿再说啊。

赵:你慢慢找。

郭:你问我,我知道这事儿,烤鸭子怎么会飞。

赵:怎么飞的?

郭:鸭子个儿大!鸭子个儿大!

赵:多大个儿的鸭子它也飞不上去!

郭:为什么不能飞?鸭子有翅膀。

赵:就算你活鸭子也不能飞楼上,它是个烤鸭子,它还没脑袋啊。

郭:噢——对了,对了。他说这不是活鸭子,是烤鸭子……烤鸭子还没脑袋。

赵:它怎么飞的呢?

郭:怎么能飞呢?它不是烤的吗?

赵:烤的呀。

郭:对,烤鸭子,哎哟,这个火就得旺了,炉里火一旺,鸭子烤着对不对,你得替这鸭子想想,那玩意儿烤的多难受啊,它不得想办法跑嘛。烤着烤着它就飞了,甭说鸭子,拿你说吧,把你烤着你也得想主意飞啊,你也得跑啊。

赵:这不像话这,哦,它烤的难受它就要飞了。它烤的难受它怎么飞的?

郭:怎么飞,它有热气儿嘛。

赵:哦,热气儿一催它就飞了?

郭:对喽!

赵:那么那馒头铺的馒头怎么办呢,蒸得了一掀屉,全飞了?像话吗?

郭:那蒸的是馒头啊。

赵:烤鸭子不能飞啊。

郭:哎,您绕住喽。它不是鸭子它出去了吗?鸭子溜溜达达出来了——鸭子溜达?鸭子溜溜达达出来了?

赵:是你说的。

郭:人行了溜溜达达出来,鸭子那是蹦出来了——送出来的、送出来的。

赵:送出来的?

郭:哎,对了!

赵:送出来的?这鸭子怎么送出来了?

郭:有一个地方给鸭子楼打电话送只烤鸭子,叫的时候是打电话的,完了叫人送去。山东的管这学徒的不叫学徒的,叫小立本儿。送的时候拿着这么一根一弢多长的小扁担,扁担头上啊有这么长的一个铁勾,可是两头,这头也是勾啊这头也是勾。

马:我是最爱草虫儿,逮蛐蛐,一出门就听“嘟──嘟──嘟──!嘟──嘟──嘟──!”没在院子。

赵:在哪儿呢?

马:在胡同口外头呢。到了胡同口就听“嘟──嘟──嘟──!嘟──嘟──嘟──!”在车站呢。

赵:哦──在车站那边儿叫唤去啦?

马:到了车站我一听“嘟──嘟──嘟──!”在天津呢!

赵:在天津叫唤!

马:追到天津我一听“嘟──嘟──嘟──!”在唐山呢!

赵:唐……?!

马:到唐山我一瞧,嚯,这个大窟窿啊!在唐山小山底下这大窟窿这么大个,一听这蛐蛐“嘟──嘟──嘟──!嘟──嘟──嘟──!”在这儿呢,我就挖,由打唐山我就一直挖到山海关,到山海关这儿,我往里一瞧这蛐蛐蹦出来了,我一瞧蛐蛐、蛐蛐一瞧我,嗬──好大的蛐蛐!

赵:这脑袋跟这礼堂这么大个?!

马:像这礼堂这么大个!这蛐蛐这俩眼那,您瞧汽车头里那俩灯了没有,那么亮。

赵:俩汽灯一样?

马:呵,蛐蛐那俩须呀,跟电线杆子那么长。

赵:像电线杆子?

马:电线杆子!“嘟……嘟……嘟”这叫唤劲儿,我一瞧啊,这蛐蛐整个像一列火车!

赵:您别说了,不像人话!

马:哎,那还能不像话吗?

赵:又有人知道?

马:你问他呀!

赵:这蛐蛐这脑袋跟这礼堂这么大个儿?

郭:不像话!

赵:眼睛跟汽灯似的?

郭:吃多了撑的那是!

赵:那须跟电线杆子似的。

郭:胡说八道!

赵:他说的!

马:我说的!

郭:谁说的我也不知道啊!

赵、马(合):怎么呢?

郭:马褂给你啦!

《扒马褂》是相声传统曲目之一。整段相声人物性格鲜明。三人所站位置的顺序,从左至右依次定为甲、乙、丙。甲模拟的是贪图小利鼓舌如簧的帮闲,乙模拟的是艺人,丙模拟的是靠别人哄着捧着的少爷“秧子”。

甲按相声术语称为泥缝或腻缝,其作用是调解丙与乙之间的矛盾,在《扒马褂》中扮演帮闲或小厮的角色,贪图小利,巧舌如簧。

乙按术语则为捧哏,在《扒马褂》中的角色为普通相声艺人,个性正直,打破砂锅问到底。

丙按术语则为逗哏,在《扒马褂》中的角色为少爷“秧子”,财大气粗,自诩博学多识,爱吹牛说大话,信口开河,谎话连篇。

丙为财大气粗的少爷“秧子”,自诩博学,信口开河,谎话连篇,仗着甲穿他的马褂,让甲替他圆谎。乙为人正直,不相信丙的大话,丙一时语塞,以收回马褂威胁甲为其圆谎。甲贪图多穿两天马褂,只好凭自己的机智,挖空心思,用如簧巧舌为丙圆谎。

不想丙越说越离奇夸张,甲窘态百出,无计可施,最后只好主动脱下马褂,不再随声唱喏,不再仰人鼻息,也不再替丙圆谎。最终谎言被戳破,丙在人前现了眼。



求马三立的相声《练气功》词

《练气功》——马三立、王凤山

马:有几位老观众啊没买到前排的票,很不高兴。

王:哦。

马:别解,前排后排都一样——看曲艺不分前、后排;如果要是看戏,看戏,买前排——得看,看看人家表演、眼神、动作,唱花脸的看看人家脸谱……这个坐前排。

王:是。

马:看戏一定要坐前排,曲艺不分……如果要是看杂技……

王:怎么着?

马:记住啊!听着啊——看杂技,别买前排啊!后排,最好是楼上。

王:怎么呢?

马:那玩意儿悬呐!杂技——耍碟子、耍碗儿、耍流星的、耍坛子的、耍飞叉……当然说了人家保托、范儿准,不会出错儿……人有失手、马有漏蹄——你知道什么时候撒手?坐前排的都有性命之忧!掇你脑袋上你告他去?顶多了带你到医院上点儿药完了。这备不住啊——那个…那个咱们老演员王雨田耍叉,王雨田知道吗?

王:王雨田知道啊!

马:王雨田那耍叉很好的了!多少年了,那有手绝的——这叉“刷-刷-刷-刷!”扔起来,拿手背接;这叉“骨碌骨碌”轱辘下来,去用脚背接,往起这么一踢,“刷!”踢起来还那么接。

王:还那么接,好啊!

马:挺好的么,那回——出事儿了!

王:怎么呢?

马:就这么一踢,“刷!”没踢起来!

王:踢哪儿去了?

马:奔台下去了,这叉!

王:嚯——!

马:叉头冲下,把儿冲上!前三排!

王:哎呀!

马:前三排当间儿正坐着一大胖子,这大胖子新剃的头——这头剃得挺亮!这叉头“当!”戳上了,“夸嚓!”叉掉地上了。大伙儿一瞧“哟——!”都吓一大跳啊。

王:可不。

马:再瞧这胖子,撇撇嘴、胡噜胡噜脑袋……没事儿!照样儿看玩意儿!

王:是啊?!

马:一打听啊——这胖子,练过气功!这巧劲儿。

王:好么——遇见同行的了!

马:他打坐那儿他就运着气呢。

王:好么!

马:有人不懂说了气功这玩意儿?哎——那是多年的了。

王:气功?

马:不是任何人拿过来就练。有的小孩儿不懂,“哎呀,我也练吧!我少林寺吧!”……你甭上少林寺,你到那儿也练不会。你哪儿找少林寺去?那些位也不是在那儿练的!……净瞧人家——砸石头,一大石头往脑袋上,“当!当!”一大块砖,往脑袋上磕,脑袋没事儿,砖两半儿了。

王:嘿!

马:小孩儿不懂啊——我们有个亲戚小孩儿——小刚,今年五岁,也拿大砖往脑袋上楔,“当!当”砖没碎,脑袋来了个大口子,哗——血下来了。

王:嗨——!

马:到医院缝七针,好了……小孩儿啊,不懂。小孩儿不懂这有情可原,小孩儿么——不懂事儿啊。大人也有这种——糊涂虫,有没有啊?

王:也有?

马:糊里糊涂,有啊——我们街坊——你上我们院去过吧,我们对门那院子——张二伯,这张二伯就是这样,自己不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

王:是啊?

马:四十来岁,自个儿那能耐大了,那俩胳膊比我顸点儿有限,脖子比我细,大颏勒嗉、大颏勒嗉跟大鸭梨似的。

王:嚯?

马:四十多岁,留小平头儿,小眼儿,俩小眼儿,瘪鼻子,大嘴——那嘴比我俩大。

王:嗬?

马:成天不上班,净吃劳保,不知道他干吗地的。两口子过日子,这张二婶儿是好人,张二婶儿也四十来岁,两口子也没孩子。特别可气——这张二伯,见谁都充大辈儿:“哝长那么大个子?见二伯不…不招呼一声?”。

王:嗬?

马:专门欺负小孩儿,街坊小孩儿没有不怕他的,街坊也没有不怕他的,不是不敢惹他,因为不跟他一般见识,知道他这人混、糊里糊涂。在胡同口儿那儿一站,叉着腰,一见小孩儿过来就截住……打外边来个小孩儿,这小孩儿手里拿一根冰棍儿,刚要进胡同,这张二伯过去:“小虎,拿的嘛?”都怕他呀:“二…二伯?”“问你拿的嘛?拿的嘛?”“冰…冰棍儿。”“冰棍儿?嘛的?”“奶油的。”“倒霉孩子买奶油的干吗?小豆的呀,这倒霉孩子,这…好吃吗?我尝尝?我尝尝?”

王:嘿!

马:“你让我尝尝!你让我尝不让我尝?你让我尝不让我尝?你不让我尝你别进胡同儿,你进胡同儿我把你踹出去啊!”

王:嚯?

马:小孩儿怕他呀,举起来:“您…您尝尝吧?”“咔嚓!”这一口咬下一多半儿去,“呱唧呱唧呱唧!”吃了,“得,给你,拿住了,到家别说!”

王:好么。

马:还不让说……这小孩儿走了。又来一小孩儿,这小孩儿拿着一个大苹果,头号大苹果,那么老大个儿,脆苹果,红香蕉的大苹果,小孩儿拿着,刚一进胡同儿,这张二伯过去:“小二子,拿的嘛?”“二…二伯?”“问你拿的嘛?”,“苹果。”“苹果?我尝尝,我尝尝?”

王:好么。

马:…“你要倒霉你信吗?你要倒霉你信吗?没出息护食,倒霉孩子没出息!我尝尝怕嘛呢?这倒霉孩子,我尝尝。你让我尝不让我尝?”“完了、完了,您老尝尝吧…”这孩子个儿小,他个儿高,这小孩儿举着这苹果:“您…您老尝尝,您咬一口,您啦尝一口吧?”……“咬你手别赖我啊?”

王:嚯?

马:“拿过来呀,你拿着咬你手算你的算我的?倒霉孩子护食啊,我都吃了吗?这孩子倒霉孩子。”他拿着大苹果,“恩哼!”这…这张二伯这俩大牙,你…你见过车间那大台钳子么?

王:好家伙!

马:“咔嚓!”这一口,“呱唧呱唧呱唧呱唧!”嚼吧嚼吧咽下去了。“得,给你,拿着这块,你这半拉多好,没核儿!”

王:好么?连核儿都吃啦?!

马:核都完了……街坊邻居没有不恨他的,都恨他……现在完了,现在,张二伯完了,死了。

王:死了?

马:死了,今年春天死的。

王:死了?怎么死的?

马:他混,就因为他混,他才死了。

王:混死了?

马:我们住一个胡同儿么。这张二伯,有一天晚上,跑我们家去了,上我们家看电视,一进门儿我一瞧“哟,二伯,您来啦,您坐?”像拉屎那大架子似的坐在这凳子上,对着这电视,这么着……正赶上那天电视播什么呢——实况转播,武术、武术气功表演。张二伯坐在那看着,不服,人家演一个,他刨一个、他贬一个“这……没劲!”砸石头,“当!当!当!当!哗啦”石头碎了,人没事儿…“这叫嘛呀?四下?四下?这、这是个脆劲儿啊!一下让它破啊!没劲……哎呀,没劲没劲!”这个没劲啦,又换一个节目,这节目什么呢?十二磅的这个铁锤砸脑袋,这叫什么——油锤灌顶。

王:哦?对!

马:张二伯那瞧着,撇嘴:“这…这谁都行,这谁不行?这不是玩意儿!”……这个节目下去了,又上来一个——这小伙子脱一大光脊梁,大光膀子,上身赤背,拿一把大西瓜刀,这西瓜刀这么大个儿,这手拿一大木头棍子,“刷-刷-刷-刷!”跟修铅笔似的,让观众看这大西瓜刀多快,“刷!刷!刷!刷!”修一块木头。修完了把这大西瓜刀搁在胸口这儿了,拿着大棍子砸——“嗨——啪!嗨——啪!嗨——啪!”……西瓜刀拿开,一道白印儿——没事儿,大家伙儿“哗!哗!”鼓掌、欢迎啊,节目完了,电视完了,他坐那儿运气呢,我一瞧张二伯还那儿坐着呢,我说:“张二伯,您…您喝点儿水吗?”“喝嘛?!这是跟我较劲呐!行啊,这算行啦!”气气哼哼站起来走了,一边走还一边叨咕:“行了!这算行了!让他们小辈儿看看我张二伯!不服我这贴老膏药!这算行了!”解我们家出来上他们家去了,到家门口儿“当!当!”踹门,张二婶儿怕他呀,他打呀,他骂街呀,一听来了赶紧开门,“哟,干嘛?干嘛去了?”他连理都不带理的,“这算行了!”往院里走奔屋里去了。到屋里干吗——脱衣裳,把衣裳脱了,小褂脱了,把背心也脱了,脱大光脊梁……张二婶一瞧:“哟?你啦脱衣裳干吗?你别再冻着?”“呸!别管!你管我干吗?”一猫腰伸手,解柜厨里把菜刀拿出来了……

王:嚯——?!

马:大菜刀新磨的,锃光瓦亮啊,拿着菜刀,拿手还摸摸——“这算行了,这算行啦!”张二婶儿一看——“你这是干吗?你这是跟谁呀?你这是跟谁呀?!”“去!去!躲开!知道嘛呀?看玩意儿吧!”拿着大菜刀往身上摆……人家练气功的人家是搁在心口这儿,拿肋骨顶啊,他不是,找软乎地方——把大菜刀啊搁肚子上了!

王:嚯——?!

马:“拿擀面棍来!……递我擀面棍呐!!!”张二婶儿把擀面棍递过去了,大擀面棍抡起来了——“哎嗨——!”“噗——!”

王:哎?!

小时候电视里经常放的一部相声大师马三立配音的电视情景相声。天津话。一人骑车压到对方脚了。叫什么名字

《纠纷》。

提醒一下楼主,那声音不是马三立先生的,而是他的儿子马志明的。

声音是原有的相声录音,后来配上了情景。所以,也不好叫“配音”吧。 叫“音配像”倒差不多。

另外,配像的里面那个瘦子“丁文元”,表演者是苏文茂先生的儿子。

郭德纲于谦最搞笑相声排行

郭德纲于谦最搞笑相声排行如下:

1、《西征梦》

《西征梦》改编自《堆儿兵做梦》,是由郭德纲、于谦表演的一段对口相声。该相声把前人的老段子重新传承和改革,讲述了美国一个以门卫职业为生的军事家,被总统布什聘请为对抗恐怖分子出谋划策的故事。

2、《我要反三俗》

《我要反三俗》三俗即庸俗、低俗、媚俗,是由郭德纲在2008年创作,并和于谦表演的一段对口相声。在表演中郭德纲为大家塑造了一个内心很肮脏,但说话却很漂亮的人物形象;此外,该段相声也对相声界过度反三俗的现象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批判。

3、《我这一辈子》

《我这一辈子》是由郭德纲和于谦在2005年北京市华声天桥民俗大舞台上表演的一段相声。

4、《我是黑社会》

《我是黑社会》在2005年德云社10周年纪念演出中播出,是由郭德纲、于谦表演的一段对口相声。在表演中,郭德纲成功地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受气包”似的小人物形象。

5、《我要上春晚》

《我要上春晚》是由郭德纲在2006年创作,并和于谦表演的一段对口相声。该相声主要讲述了演员们为了能够参加春节联欢晚会,早早就开始彩排,最后到了现场,却告知节目被取消了的故事。

6、《买面茶》

《买面茶》是由郭德纲、于谦表演的一部相声作品之一,该相声收录在了郭德纲2008相声合辑里面。

7、《败家子》

《败家子》在2013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播出,是由郭德纲创作,并和于谦表演的一段相声。该相声运用夸张、对比等手法,讲述了一个“败家子”回忆自己穷苦生活和畅谈自己有钱后生活将如何的故事,从不同层面也讽刺了生活中挪用公款吃喝、奢侈浪费等现象。

8、《我是文学家》

《我是文学家》在2009年德云社节目上播出,是由郭德纲创作,并和于谦一起表演的一部对口相声。该相声刻画了现代很多文学家胸无点墨却大言不惭到处炫耀的一个故事。

9、《你要高雅》

《你要高雅》是由郭德纲创作并表演的一段相声。

10、《黄鹤楼》

《黄鹤楼》是改编自京剧《黄鹤楼》中“刘备过江起到张飞闯帐止”的一段相声作品。该相声被许多人表演过,但较知名的是马三立和王凤山、郭德纲和于谦等表演的版本。

精彩的相声 推荐

苏文茂 常宝霆 马志存-扒马褂

苏文茂 马志存-论捧逗

苏文茂 马志存-文章会

赵振铎 赵世忠-论捧逗

赵振铎 赵世忠-打灯谜

曹云金 史爱东-大保镖(糖葫芦版)

曹云金 刘云天-写对联

曹云金 刘云天-梦中婚

曹云金 刘云天-山西家信

常贵田 王佩元-攀龙附凤

陈树桐 左春来-红白事

岳云鹏 史爱东-打灯谜

高峰 栾云平-打灯谜

高峰 栾云平-三节会

高峰 郭德纲 栾云平-扒马褂(窦尔敦、咸带鱼)

高峰 郭德纲 栾云平-扒马褂(篱笆墙、咸带鱼)

高英培 范振钰-钓鱼

高英培 范振钰-恶性循环

高英培 孟繁贵-孝子

何云伟 李菁 于谦-扒马褂

侯宝林 郭启儒-夜行记

侯宝林 郭启儒-北京话

侯耀文 崔金泉-自不量力

侯耀文 大山-如此交流

侯耀文 师胜杰 石富宽-新编扒马褂

马季 郭全宝-妙语惊人

马季 赵炎 王金宝-一仆二主

马三立 王凤山-起名字的艺术

马三立 张庆森-十点钟开始

马三立 张庆森-开粥场

马三立 王凤山-相声的魅力

马三立 赵佩茹 郭荣起-扒马褂

马志明 黄族民-白事会

马志明 黄族民-报菜名

马志明 黄族民-红事会(又名大娶亲)

马志明 黄族民-拴娃娃

马志明 谢天顺-开粥厂

马志明 黄族民-数来宝

牛群 李立山-巧立名目(骨灰盒版)

牛群 李立山-巧立名目(烤鸭版)

郭冬临 冯巩-旧曲新唱

郭荣起 马志存-绕口令

郭荣起 张振歧-绕口令

郭荣起 朱相臣-绕口令

姜昆 唐杰忠-特大新闻

刘文亨 王文玉-请剧团

李金斗 陈涌泉-武松打虎

王谦祥 李增瑞-新编数来保

赵伟洲 张志宽-三顾茅芦

佟守本 汪恩禄-生肖趣谈

新文章会(监狱版)

裘英俊 于丹-你得考学

沙健 蒲文彬-创业进行时

魏文亮 张永久-反七口

徐德亮 高峰-树没叶

徐德亮 王文林-八大吉祥

徐德亮 王文林-夸品位

徐德亮 王文林-学小调

徐德亮 王文林-捉放曹061214

杨振华 金炳昶-下象棋

杨振华 金炳昶-计划生育

裘英俊 于丹-调侃张二伯

裘英俊 于丹-吃元宵

求郭德纲相声《我要奋斗》的全文

  相声文本 对口相声 《我要奋斗》表演者:郭德纲 于谦

  郭:看见大伙,我很高兴

  于:哎

  郭:来的人很多

  于:是

  郭:男男女女老老少少

  于:都有啊

  郭:多好啊

  于:恩

  郭:好多人还,举着照相机

  于:自然点

  郭:自然一点举着饭盒,不是啊,多好啊

  于:恩

  郭:您说当初老先生说相声一场也没照相的

  于:那时候也没有照相机啊

  郭:是吧

  于:对

  郭:还是说社会进步了

  于:对

  郭:电话,手机,多普遍

  于:恩,人手一个

  郭:每个人都有

  于:对

  郭:当初可以想象,我记的我小的时候家里有电话都凤毛麟角

  于:那可不是吗

  郭:人家里安一电话,有事上家里打去

  于:人安的都是公共电话

  郭:有安公共电话的吗,现在多方便

  于:恩

  郭:各式各样的,翻盖的,这么的,那么的, 打不通的

  于:打不通还

  郭:坏了呗

  于:儿童玩具

  郭:彩铃,过去有彩铃吗

  于:没有

  郭:有响能说话就不错了

  于:恩

  郭:我也如此

  于:你

  郭:我手机不同是人不同的铃声

  于:你也喜欢彩铃

  郭:一响,“当,当里个里个浪”徐德亮

  于:唱单弦

  郭:“踏挺顶踏,提的另踏另挺踏”李菁

  于:快板

  郭:“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我媳妇,这玩意多好“爸爸接电话”

  于:这个是

  郭:于谦

  于:没有这玩笑的

  郭:就说这意思,过去没有

  于:过去是

  郭:你想,老年间

  于:恩

  郭:你祖父那年头

  于:我爷爷

  郭:他见过这个么

  于:那时候是没有

  郭:到死都没见过什么是手机,他们那时候喊话用一个大喇叭

  于:那时候有喇叭啊

  郭:没有电

  于:哦,就那卷的

  郭:乡们出来吧,皇军不抢粮食

  于:汉奸啊

  郭:后来喇叭就有电了

  于:那就带电了

  郭:村里都挂着

  于:对

  郭:他大爷在村里就喊这个,村东头,王寡妇,李寡妇,赵寡妇,再不交电钱, 我半夜踹你们门去

  于:嚯,什么事啊,踹寡妇门去

  郭:现在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多好啊

  于:啊

  郭:说实在的啊

  于:啊

  郭:天底下人人都是愿意往上走的

  于:那是

  郭: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于:对啊

  郭:一点都不假,你拿说相声的小孩来说

  于:啊

  郭:学员们盼着熬成演员,小演员想当大演员,大演员想当角儿,角儿想当艺术家,艺术家想当大师

  于:对

  郭:当然愿望是有的,但不是人人都能做到

  于:这到是

  郭:有几个象于老师这样的

  于:HOHO,你过奖了

  郭:于谦老师,说以后您要成大师我信

  于:真的

  郭:台上台下都是这个

  于:嘿

  郭:我们剧场经理那是多挑剔的人

  于:就是

  郭:说这个不行,那个不行,回头说于谦好

  于:挑我

  郭:挑仨大拇哥夸你

  于:那来的仨啊

  郭:六指

  于:这么寸啊

  郭:前两天于老师出门演出去了

  于:啊

  郭:哎呀,观众都沸腾了

  于:哦,喜欢看

  郭:进场的观众,每个人都自觉的给了50块钱小费

  于:一个人给50

  郭:每个观众都给50

  于:那多少钱啊那得

  郭:100

  于:就俩人啊

  郭:不少了

  于:啊

  郭:可以了,说这个意思,我得向你学

  于:呵呵,你别。

  郭:了不起的人,说实在的,人家出类拔萃

  于:没那么好

  郭:人家庭咱们看着,在这,这个位置,仰脸看人家庭

  于:是

  郭:人父亲,老爷子,国家都很重视

  于:真的

  郭:政府,怎么说呢,谁知道他爸爸在哪给十万,不多不多

  于:没听说过

  郭:带着警察去都行

  于:通缉犯呢是怎么着

  郭:高人那,好科学家,藏起来,不见面

  于:找不着

  郭:国家盼着他出来干点什么

  于:就这样

  郭:你是不认识他,穿的,吃的,于谦头份

  于:讲究

  郭:车好,大房子

  于:房子不小

  郭:楼上楼下大房子,300平米带摩的

  于:还摩的

  郭:带电梯

  于:还满屋子跑三蹦子

  郭:说错了,带,带

  于:电梯

  郭:电梯,楼上楼下,多好,我向你学呀

  于:不敢

  郭:我很渴望成为出类拔萃的人

  于:是嘛

  郭:希望您不吝赐教

  于:您别客气

  郭:您教我,其实我这个人有优点

  于:是嘛

  郭:首先我这个人品格很好

  于:哦,那是本质

  郭:真是,我是一个活的很清楚的人,很干净的人

  于:明白

  郭:真的,走街上别人掉下钱咱捡着了,拾金不昧说的就是我

  于:您怎么样啊

  郭:等失主

  于:呵

  郭:失主要说不要了,我再要

  于:您跟失主怎么说啊

  郭:别跟他说啊

  于:啊,那您还什么等失主啊

  郭:说这意思,拾金不昧。而且我这人很重感情

  于:啊

  郭:当初我和我媳妇搞对象,我天天给她买花

  于:天天买

  郭:到最后她主动和我说别买了,我实在吃不了了,苞米花

  于:天天吃这个也够恶心的

  郭:我要出类拔萃

  于:哦

  郭:我要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

  于:那您会什么啊

  郭:是人嘛你

  于:问您会怎么了

  郭:这叫欺负人,啊,我一世英明毁于你手啊

  于:你什么英明啊

  郭:得回没有,啊

  于:嗨

  郭:有也得毁你手里

  于:不没有吗

  郭:我有能耐啊

  于:什么能耐啊

  郭:我心灵手巧啊

  于:哦

  郭:我手很巧啊,我能,我能那个,切羊肉片

  于:啊

  郭:能,能切牛肉片

  于:啊

  郭:我还能磨刀,磨完刀还能切羊肉片

  于:你只能干厨子

  郭:干厨子怎么了

  于:啊

  郭:干厨子也有好样的

  于:是吗

  郭:韩国的大长今

  于:大长今有啊

  郭:都知道吧

  于:是啊

  郭:电视剧,一步一步的熬上去,多不容易

  于:是

  郭:我也开个韩国饭店

  于:开韩国馆

  郭:向大长今学习

  于:是吗

  郭:我叫小长今

  于:小长今

  郭:开业,客人都过来了,来碗卤煮

  于:跟卤煮有关系吗

  郭:他以为我是小肠陈的连锁

  于:小长今有这人吗

  郭:差不了多少我得干事业啊

  于:干事业是对的

  郭:我要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人

  于:好

  郭:我不能象别人慵慵碌碌一辈子

  于:那不行

  郭:我要让他们知道知道二郎神的二只眼。

  于:不是,二郎神三只眼

  郭:有一只近视。

  于:他全明白。

  郭:我也想了,我要在干事业之前求个好兆头

  于:干嘛呀

  郭:北京西山找个庙

  于:拜佛

  郭:庙里有个老和尚,求个签

  于:烧香

  郭:求个护身符

  于:好

  郭:让大师说我两句,开导开导我

  于:行啊

  郭:走

  于:恩

  郭:出门车还坏了

  于:汽车坏了

  郭:走着去

  于:心要虔诚。

  郭:对

  于:这个最重要

  郭:到西藏那个喇嘛,喇嘛知道吗

  于:知道啊

  郭:这边来一喇嘛,这边来一塔嘛

  于:别说这个

  郭:喇嘛,你看人家一磕头,啪,整个一……②

  于:是,是

  郭:这说明什么

  于:五体投地

  郭:心虔诚

  于:对

  郭:回头我了不起了之后我家里养四个喇嘛

  于:干吗啊

  郭:擦地使唤

  于:好嘛,这不是干这用的

  郭:管他那个,以后的事情了,我成名之后的事了,我先去拜佛去

  于:哦

  郭:走着走

  于:好

  郭:心虔诚,鞋都磨坏了,累坏了

  于:恩

  郭:进庙小和尚过来了,施主从哪来的,从东土大唐而来

  于:猴啊,是怎么的

  郭:您是求签呐还是做保健呐

  于:这庙里怎么还做保健呐

  郭:宝剑寺嘛

  于:宝剑寺

  郭:宝剑,切羊肉片,切牛肉片

  于:你糟进东西啊

  郭:见老方丈

  于:老和尚

  郭:数落数落我,开导开导我,求个吉祥物

  于:啊

  郭:你进屋来吧,到方丈室,这块坐一美女

  于:什么老和尚啊

  郭:求签的嘛

  于:也是

  郭:求签的,破了相都比你顺眼

  于:拿我比什么啊

  郭:老方丈慈眉善目盘腿打坐光着脚

  于:哦

  郭:千古流传,美好的姻缘,王二姐张廷秀,把那佳话千古传。

  于:老和尚出家之前唱二人转的,什么样子啊

  郭:胡说八道,罪过罪过,不许胡糟近人

  于:我啊

  郭:赶紧过来,师傅,给我加个塞儿,我先来,我鞋都坏了坏了,完了回去给…

  …④脚上,我出去我想奋斗

  于:哦

  郭:我要成为出类拔萃的人

  于:哎

  郭:你看我需要怎么做

  于:啊

  郭:开导一下我

  于:老和尚怎么说的

  郭: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物惹尘埃。说的太好了,太好了

  于:真听不懂,假听不懂啊

  郭:您说说您再来一回

  于:老和尚带翻场的

  郭:老和尚说话了,既然施主喜欢我就再来一回难难难,道德玄,不对知音不可谈,对了知几 句,不对知音枉费舌尖。。哎,这个好, 您再来一个,您再来一个,还要啊

  于:什么叫还要啊

  郭:好。千古流传,美好的姻缘

  于:怎么还,又是这个

  郭:哦,听过,听过,给你来个新鲜的,来个新鲜的,再来一回。阿弥佗佛,以 不再问了为荣,以没完没了为耻

  于:咱到这了,到这了

  郭:我不问了,真不问了,哦善哉,善哉

  于:你就麻烦这个

  郭:您开导开导我吧

  于:说说吧

  郭:你有什么需要老衲做的吗

  于:啊

  郭:哎呀,说点什么呢

  于:是啊

  郭:我这鞋都坏了,您给我换双鞋吧。阿弥佗佛,老衲换完了就给你换

  于:好嘛

  郭:要不,咱们有那个护身符给我一个

  于:哎,不要您这个

  郭:好

  于:这是

  郭:拿一祥纸

  于:嚯

  郭:老和尚拿盘托进来,护身符,施主拿着吧,这都是贫僧走光的

  于:没有

  郭:打过光啊

  于:开光的

  郭:没开怎么能走呢

  于:我拿着

  郭:开光

  郭:开着吧开着吧有好运啊转身出来,哎呀,我得保持好的心态,打今儿起我要

  奋斗了,我要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有能耐的人。

  于:啊

  郭:走着走着脚底下发凉

  于:怎么回事

  郭:嘶,鞋底没了

  于:还得补鞋去

  郭:怎么这么凉啊哎呦,瞅脚底下踩一汽车牌照

  于:哦

  郭:捡起一看,京C4329

  于:这号不错

  郭:这是上天给我的东西

  于:啊?

  郭:我马上就要出类拔萃了

  于:就车牌子

  郭:我买个笔,把这j费力把八拉画上,京o

  于:京o

  郭:我的车就是公安部的了

  于:没羞没臊

  郭:身份的变化

  于:什么模样

  郭:改完了挂我车上,开车出去,警察过来,哎!站那,站那。我说你疯了,京o

  于:就是

  郭:我是公安部的

  于:啊

  郭:呸

  于:怎么了

  郭:公安部还摩的

  于:管挂牌子有什么用啊

  我受打击了

  于:受什么打击了

  郭:我受了挫折了

  于:啊

  郭:为什么每次我跑到终点的时候有人告诉我。

  于:怎么着啊

  郭:你太次了

  于:太慢了

  郭:人都说干大事业要交学费

  于:啊

  郭:我的学费交的都够盖六个大学的了

  于:全交学费的了

  郭:我要脚踏实地

  于:哎

  郭:我要奋斗,我要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

  于:哦

  郭:我准备从基础做起

  于:对

  郭:漫无飘渺,胡说八道,云煽雾绕,不能成大器,小打小闹也可以成功

  于:基础嘛

  郭:我要干房地产

  于:这都不小了

  郭:我上,我上王府井买块地去

  于:王府井?

  郭:我舅舅在那负责

  于:负什么责

  郭:厕所的卫生

  于:你舅舅跟那扫厕所

  郭:我打算把那厕所盘下来

  于:啊

  郭:刚想好,我舅舅双规了

  于:扫厕所还有双规啊

  郭:那个扫帚跟那个墩布的数对不上

  于:这还~

  郭:找人吧

  于:啊

  郭:我把厕所盘下来得有人说上话啊

  于:谁说上话啊

  郭:后台有一个叫李菁的

  于:对

  郭:他舅舅跟美国大使馆

  于:跟他能说上话啊

  郭:套近乎,舅舅您瞅瞅给说说吧

  于:啊

  郭:做不了,没有当期

  于:这还有当期

  郭:我走了厕所就脏了

  于:他舅舅在那边守厕所

  郭:……⑥

  于:我说怎么说上话了呢

  郭:无论如何也要把厕所盘下来

  于:小啊

  郭:小往高处盖

  于:拔高

  郭:来50米,来50层吧

  于:50层

  郭:你见过烟囱不是么

  于:那是

  郭:北京也买不着地啊

  于:哦

  郭:不买,现在

  于:现在是不买

  郭:是不是,顶多是租,几十年,三五十年,那不管用啊

  于:啊

  郭:咱买地就火了

  于:哦

  郭:有一说相声的徐德亮

  于:他干嘛

  郭:我姥姥家门口的地便宜,50块钱一亩

  于:那太便宜了

  郭:白给

  于:跟白给一样

  郭:叫上哥几个,凑600块钱,咱们那买地去

  于:600块钱玩房地产

  郭:都回家推自行车去

  于:嚯

  郭:胡同口集合咱一块走

  于:几个股东

  郭:徐德亮说我不去

  于:怎么了

  郭:我蹬不动

  于:怎么了这是

  郭:我说,我来,我驮着你

  于:你驮着

  郭:你驮着你也蹬不动

  于:怎么了

  郭:就是太远了

  于:在哪呢

  郭:柴达木

  于:自己骑也到不了这个

  郭:确实的远,咱有什么说的

  于:就是远

  郭:你说在柴达木盖房,你说买房太困难了,柴达木是盆地,那位置多~,这属于

  三环外啊

  于:你学点地理不学啊

  郭:三环里啊?

  于:什么三环里,大远了柴达木

  郭:挺远的,这怎么弄啊,便宜么

  于:管便宜不行啊

  郭:那不要紧的,反正的上班下班我的业主是困难一点

  于:怎么了

  郭:我挖地铁

  于:挖地铁

  郭:打北京挖地铁挖到柴达木,通火车

  于:您先等会吧

  郭:恩?

  于:您买房这点钱,买地这点钱够修地铁的吗

  郭:不要紧的,我挖我往山西那方向挖

  于:干嘛啊

  郭:挖着挖着就出煤了,买煤钱修地铁

  于:嚯

  郭:再挖,挖着挖着就挖到陕西了

  于:恩

  郭:我刨个兵马俑,回头喷上奥运标志,扛到潘家园就卖了

  于:好嘛,那点文物都糟蹋了

  郭:买了

  于:恩

  郭:买了

  于:这倒扯总有钱

  郭:对,这一下我就修到那了

  于:啊

  郭:挖着挖着到黄河了

  于:到黄河

  郭:这地铁要渗水怎么办

  于:啊

  郭:地铁里让他走船

  于:地铁里走船

  郭:那还不如来飞机了

  于:哦

  郭:柴达木那早上一起来,把我们业主都拉到北京上班去

  于:嚯

  郭:晚上再送他们回去睡觉去

  于:我还得问问您

  郭:啊

  于:这业主那上班这飞机还停那啊

  郭:跳伞呗

  于:啊,业主都跳伞

  郭:就是

  于:啊

  郭:在三环那,大伙归着都下来了,有……⑩的

  于:怎么办

  郭:北京这电线杆太多了,四九城儿那都挂满了我们小区的居民,带伞往下卸

  于:这是个事工程量大

  郭:他们在通县贴小广告

  于:那有广告啊

  郭:他们说那叫什么盆儿地,买盆儿的

  于:柴达木,盆地

  郭:盆地存水吧

  于:那是

  郭:那把……⒓,你说行吗

  于:你想一出是一出

  郭:那有高地没有,咱找一高地盖去

  于:高地有

  郭:哪儿

  于:珠峰,珠穆朗玛峰

  郭:朱云风

  于:没有,这时候想起你徒弟来了,珠穆朗玛峰

  郭:珠穆朗玛峰那高吧和柴达木差好几站地

  于:你怎么算的

  郭:珠峰要盖那就得盖经济适用房了

  于:怎么呢?

  郭:买太贵了不合适……⒔

  于:在那

  郭:对,这行,天气怎么样

  于:冷

  郭:冷啊

  于:高

  郭:烧暖气,一年四季天天烧暖气

  于:一年四季烧暖气

  郭:玩儿命的往里蓄煤

  于:那来的煤啊

  郭:你望了,挖地铁挖到山西不有煤吗

  于:那不卖啊

  郭:不卖了,自己留着烧吧

  于:哦,全烧了

  郭:听说那地方还下雪

  于:那是,海拔那么高

  郭:雇俩人扫雪去,……⒕,他们说全球气候变暖

  于:啊

  郭:过不了多长时间这雪就化了

  于:就那么快

  郭:太好了,准备出发

  于:走,上北京站坐车去

  郭:你糊涂了吧,北京站能到珠峰吗,封台

  于:封台上车

  郭:封台上,有坐吗,没坐我可受不了

  于:那到是,您这体格从封台坐到珠穆朗玛峰可受不了

  郭:是啊,找人呗,找人带着挂历带着报纸

  于:呵

  郭:哎,咱们那珠穆朗玛峰北坡是咱们中国的吧

  于:对啊

  郭:坏了,这是个事

  于:怎么了

  郭:北坡盖房都是南房啊,南房不热脸(?)

  于:那北房……⒖

  郭:咱们没人咱们那边。这样吧,找一帮说相声的

  于:干嘛啊

  郭:让他们给我卖房去

  于:有什么用啊

  郭:说相声的什么瞎话都能说,卖出去了,你知道么你

  于:都说瞎话啊

  郭:这就能卖出去

  于:啊

  郭:我还有个问题啊

  于:啊

  郭:这全球气候变暖这雪是不是就化了

  于:那是啊

  郭:冰是不是也化了

  于:没有了

  郭:我这楼得盖在冰上啊

  于:啊!

  郭:那我这房不就塌了

  于:就没了

  郭:这么说珠峰也会很暖和吗

  于:很热了

  郭:买卖来了

  于:怎么了

  郭:我上那卖冰棍去吧

关于“求郭德纲或马三立的对口相声”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sybcw.cn//zhishi/12778.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