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朝廷内外大多数人是如何看待杨骏执政的?(杨骏的基本情况)

朝廷内外大多数人是如何看待杨骏执政的?(杨骏的基本情况)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4-15    点击:  461 次

朝廷内外大多数人是如何看待杨骏执政的?

网上有关“朝廷内外大多数人是如何看待杨骏执政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杨骏的基本情况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杨骏的所作所为,很快为朝廷内外大多数人所不齿,人人都着得很清楚,灭顶之灾正在向他二步步逼近。连他的一些亲朋好友也纷纷劝说他,甚至和他保持距离,害怕日后受到牵连。一向和杨胶交情很深的冯诩太守孙楚劝他说:“从来没有外姓专权而有好结果的,当今宗室强盛,你不和他们共同掌政,反而内怀猜忌,外树私党,我看大祸就要临头了。”杨狡不信。弘训宫少府蒯钦,是杨骏姑姑的儿子,从小和杨狡亲密无间,为人正直,多次直言冒犯杨骏,连杨挑、杨济都为他担心,蒯钦却说:“杨骏虽然昏暗,还知道不可妄杀无罪之人,不过是对我疏远而已。我能和他疏远,才可以免受牵连。否则,不久就会与他一起被灭族了。”杨骏辟匈奴族人王彰当司马,王彰逃避不受。有人问他,这样的好事为什么要逃避。王彰说:“自古一姓二后,未有不败的。何况杨驶近小人,远君子,专权用事,败得会更快。我渡海出塞尚且怕被祸及,怎么能去应他的聘呢!武帝不考虑国家大计,选的继承人根本挑不了那付担子,而受遗诏辅佐的又不是合适的人,天下大乱眼看就要来了。”

杨骏的基本情况

(?---291), 大臣。字文长。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南)人。初为高陆县令,累迁至车骑 ,封临晋侯。因女为 皇后,受武帝宠信,与弟杨珧、杨济势倾天下,时称三杨。290年, 病重, 将其软禁在含章殿,身边侍卫皆换为自己心腹。武帝本欲以杨骏同汝南王司马亮共同辅政,然杨骏平素即忌惮司马亮,便趁武帝昏厥之时与皇后篡改诏书,立自己为太尉、太子太傅、都督中外诸军事、侍中、录尚书事,并督促司马亮往许昌上任。杨骏自知平素没有威望,不顾傅祗、石崇、何攀等人劝谏,大开封赏以求收买人心,此后大权独揽,执政严酷且刚愎自用,不纳良言,遍树亲党,疏远宗室。291年,贾后政变,朱振劝杨骏烧云龙门,斩贼首,引兵拥太子入宫。杨骏怯懦不决,最终被人杀死在马厩里。又诛灭杨骏三族,株连而死的共有数千人。>杨骏少年时期即在朝廷任职,后又任高陆令、骁骑、镇军二府司马>。后来因为是杨皇后之父的关系,被超常提拔,委以重任,从镇军 迁为车骑 ,封为临晋侯。有见识的人议论说:「分封诸侯,是为了保卫王室,作王室的屏障。后妃,是为了料理祭祀,弘扬宫中教化。皇后之父始封便以临晋为侯名,临于晋室之上,这将是大乱的征兆。」尚书褚堆、郭奕都上表说杨骏心胸狭隘,不能将治理国家的重任托付给他。武帝不接受这些意见。武帝从太康以后,以为天下无事,不再留心政务,只是沉湎于酒色,开始宠信后党,请托贿赂之风公开盛行。杨骏及其弟杨珧、杨济揽尽天下大权,当时人们称之为「三杨」。>

杨骏是如何在武帝已经识破其计谋之后仍然成为唯一的顾命大臣的?

杨 骏,1984年3月加入中国***,1987年7月参加工作,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科学技术哲学专业毕业,博士研究生学历,高校讲师。历任贵州师范大学教师、讲师,省委办公厅综合处、秘书二处主任科员,综合处副处长、处长,《当代贵州》杂志社总编辑,黔西南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挂任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客户一部副总经理)。

2011年12月30日当选中国***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杨骏(西晋初年权臣、外戚)详细资料大全

待武帝识破杨骏的计谋之时,朝廷内外上下,已为杨骏所控制。诏令尚未发出,杨骏便从中书省借来观看,而且把诏令藏了起来,中书监华真亲自去索要,杨骏也不还。恰好武帝又神志不清起来,此事也就无人追究,不了了之。皇后杨芷乘机要武帝让杨骏辅政,武帝迷迷糊糊,略微动了一下脑袋,便算得到了认可。到四月中,挑选了一个武帝不省人事的日子,由杨皇后召来中书监华澳和中书今何肋,口头宣布了预先准备好的诏旨,让他们当场写成诏书,以杨骏为太尉、太子太傅、都督中外诸军事、侍中、录尚书事。沼书写成后,杨皇后又当着华、何二人的一面将诏书送到武帝面前,武帝毫无反应。这对杨氏父女来说也许正是最理想的了,反正应有的形式和程序娜已齐备,诏令便可生效,大权便可在握。过了几天,武帝稍一清醒,便问:“汝南王来了没有?”打算托付后事。他当然不知道在昏迷期间发生的那些事情。左右回答说没有来。武帝大概知道事情已经无可挽回,精神受到打击,病势突然转危,旋即死去。于是,白痴继位,杨骏成了惟一的顾命大臣。

杨骏(?―公元291年),字文长,弘农华阴人,西晋时期权臣、外戚,东汉太尉杨震之后。初为高陆县令,累迁至车骑将军,封临晋侯。因女为晋武帝皇后,受晋武帝宠信,与弟杨珧、杨济势倾天下,时称三杨。公元290年,晋武帝病重,杨骏将其软禁在含章殿,身边侍卫皆换为自己心腹。晋武帝本欲以杨骏同汝南王司马亮共同辅政,然而杨骏平素忌惮司马亮,便趁晋武帝昏厥之时与武悼皇后篡改诏书,自封为太尉、太子太傅、都督中外诸军事、侍中、录尚书事,并督促司马亮往许昌上任。

杨骏自知平素没有威望,不顾傅祗、石崇、何攀等人劝谏,大开封赏以求收买人心,此后大权独揽,执政严酷且刚愎自用,不纳良言,遍树亲党,疏远宗室。公元291年,贾后政变,朱振劝杨骏烧云龙门,斩贼首,引兵拥太子入宫。杨骏怯懦不决,最终被人杀死在马厩里。杨骏三族也被诛灭,株连而死的共有数千人。

(概述来源)

基本介绍 本名 :杨骏 别称 :杨太傅 字号 :字文长 所处时代 :西晋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弘农华阴 去世时间 :公元291年 主要成就 :在西晋惠帝时期以外戚身份掌权 官职 :太傅、录尚书事等 封爵 :临晋侯 人物生平,号为三杨,受命辅政,权倾朝野,争权被杀,人物成就,历史评价,史书记载,家庭成员,祖父,嫡妻,弟弟,女儿, 人物生平 号为三杨 杨骏少年时期即在朝廷任职,后又任高陆令、骁骑、镇军二府司马。后来因为是杨皇后之父的关系,被超常提拔,委以重任,从镇军将军迁为车骑将军,封为临晋侯。有见识的人议论说:“分封诸侯,是为了保卫王室,作王室的屏障。后妃,是为了料理祭祀,弘扬宫中教化。皇后之父始封便以临晋为侯名,临于晋室之上,这将是大乱的征兆。”尚书褚磓、郭奕都上表说杨骏心胸狭隘,不能将治理国家的重任托付给他。武帝不接受这些意见。武帝从太康以后,以为天下无事,不再留心政务,只是沉湎于酒色,开始宠信后党,请托贿赂之风公开盛行。 杨骏及其弟杨珧、杨济揽尽天下大权,当时人们称之为“三杨”。 受命辅政 永熙元年(290年),晋武帝病重时,没有将国家大事托付给重臣,开国功臣都已去世,朝臣惶恐不安,无计可施。而杨骏排斥公卿大臣,亲自在武帝左右伺候,并趁机随意撤换公卿,提拔自己的心腹。晋武帝病情稍有好转,见杨骏所用之人不当,就严肃地对杨骏说:“怎么能这样做呢!”于是给中书下诏,让召汝南王司马亮与杨骏共同辅助王室。杨骏恐怕失去权柄与宠信,从中书那里借来诏书看,并把诏书藏起来。中书监华讷恐惧,亲自找杨骏要诏书,杨骏终于不给。过了两天,晋武帝病危,杨皇后奏请让杨骏辅政,晋武帝点了点头。于是杨皇后便召中书监华讷、中书令何劭,口头传达晋武帝的旨意,让他们作遗诏,诏文为:“昔日伊尹吕望作辅国大臣,功勋永垂不朽;周勃霍光受命护国,为古代名臣之冠。侍中、车骑将军、行太子太保、领前将军杨骏,德厚而智高,见识明远,辅翼皇上与太子,以忠贞严肃著称于世,应做朝廷宰辅,比于商代伊尹。现以杨骏为太尉、太子太傅、假节、都督中外诸军事,侍中、录尚书、领前将军如故。设定参军六人、步兵三千人、骑兵千人,这些人移驻在前卫将军杨珧的故府。若杨骏在殿中住宿,应有人保卫,可派左右卫三部司马各二十人、殿中都尉司马十人供杨骏使用,这些卫士可以持兵器出入宫殿。”遗诏写成后,皇后与华讷、何劭共同呈给武帝,晋武帝看了以后不说话。过了两天,晋武帝驾崩,杨骏便作为被委以后事的重臣,居住太极殿。将要入殡盖棺,六宫人员都出来举行告别仪式,而杨骏却不下殿,安排一百个武士保卫自己,不恭于朝廷,心怀不轨,从这时就开始显露了。 权倾朝野 晋惠帝司马衷即位以后,晋升杨骏为太傅、大都督、假黄钺,统摄朝政,总领百官。杨骏怕皇帝左右的人说自己的坏话,便把他的外甥段广、张劭安插在晋惠帝周围作近侍。凡有诏命,晋惠帝看后呈报给太后审查,然后才能发出,杨骏知道皇后贾南风性情凶悍,难于制服,很害怕她。又培植很多亲党,使他们统领禁兵。这样一来,公卿王室都产生怨恨情绪,天下之人无不愤然。杨骏的弟弟杨珧、杨济都是有俊才的人,多次劝阻杨骏,杨骏不听,因而被废家居。杨骏不懂古代典章制度,做事动辄违背旧典。武帝死的那一年还未过完,就改了年号,议论的人都认为这违背了《春秋》所载新君在第二年才改元正式即位的规定。朝廷对这种失误有所醒悟,令史官抹去改元的记载,第二年正月再改年号。 杨骏知道自己没有美德高望,害怕不能使远近之人和睦悦服,就依照魏明帝即位时的例子,大开封赏,以取悦于群臣。杨骏为政严苛而琐碎,刚愎自用,与众人不合,冯翊太守孙楚平素与杨骏关系较好,劝诫杨骏说:“公以外戚的身份,居伊尹霍光那样的要职,掌握大权,辅助弱主,应当学习古代贤人,做事公正诚实,谦恭和顺。前代辅国重臣,在周代有周公召公,在汉代有朱虚侯东牟侯,都是皇室同姓,没有异姓大臣专朝政而能吉庆善终的。当今宗室有被皇帝亲信重用的大臣,藩王势力也在壮盛之时,而公不与他们共同参与朝政,内怀猜忌之心,外树亲私党羽,灾祸不久就会降临了。”杨骏不听。弘训宫少府蒯钦,是杨骏姑母的儿子,少年时亲密无间,刚直不阿,多次以直言冒犯杨骏,杨珧、杨济都为他担心。蒯钦说:“杨文长虽然昏聩,但也还知道一个人没有罪不能随意杀害,他一定会疏远我,我被疏而远离他,可以避免和他一起遭祸而死。不然,倾家灭族之灾就不会很远了。” 殿中中郎孟观、李肇,平素不被杨骏尊重,暗地罗织杨骏图谋颠覆社稷的罪名。贾后欲干预政事,因害怕杨骏而没有达到目的,又不肯以妇道侍奉太后。黄门董猛,从晋惠帝做太子时即作寺人监,在东宫侍奉贾后。贾后图谋废太后,秘密与董猛通讯息。董猛又与孟观、李肇相勾结。贾后又令李肇通报大司马、汝南王司马亮,让他联合各藩王军队讨伐杨骏。司马亮说:“杨骏的凶暴行为,会使他很快灭亡,不值得忧虑。”李肇又通报楚王司马玮,司马玮同意这个计画,于是请求入朝。杨骏平素就怕司马玮,早就想把他召回朝中,以预防他搞变乱,因而听任司马玮入朝。 争权被杀 元康元年(291年),司马玮到京城以后,孟观、李肇就上奏晋惠帝,让他夜间下诏书,宫内外戒严,派使者奉诏书废黜杨骏,让他保持侯爵回府第。东安公司马繇率领殿中卫士四百人讨伐杨骏。段广跪在地上为杨骏求情说:“杨骏受过先帝厚恩,尽心辅政。而且是个无儿子的孤老头儿,岂有谋反之理?望陛下详察。”惠帝没有回答。当时杨骏住在曹爽的故府,在武库以南,听到宫中有变,召集众官商议对策。 太傅主簿朱振劝杨骏说:“现在宫中有变,目的可得而知,必是宦官们为贾后设计谋,将不利于公。应放火烧了云龙门向他们示威,让他们交出制造事端的首恶分子,打开万春门,引出东宫及外营兵为援,公亲自带着皇太子,入宫索取奸人,殿中将会震惊,必然斩杀奸人送出首级,这样才能免于遭难。”杨骏平素就怯弱,此时犹豫不决,却说:“云龙门是魏明帝建造的大工程,怎能一下子烧掉呢!”侍中傅祗夜里告诉杨骏,请他与武茂一起进入云龙门,以观察宫中事态。傅祗又对群僚们说:“宫中不能无人照料。”起身揖拜而去,于是群僚们都走开了。 接着殿中兵出来,烧了杨骏府第,又令弓弩手上到阁楼上向杨骏府中射箭,杨骏的卫兵都不能出来。杨骏逃到马棚里,被士兵用戟杀死。孟观等受了贾后的密令,诛杀杨骏的亲戚党羽,于是杨珧、杨济,张劭、李斌、段广、武茂、散骑常侍杨邈、中书令蒋俊、东夷校尉文鸯都诛灭三族,被杀的达数千人。贾后又令李肇焚烧杨骏家中的书信档案,不愿意让天下人知道晋武帝给杨骏的顾命诏书。杨骏被杀后,没有人敢收尸,只有太傅舍人巴西人阎纂安葬了他。 当初杨骏征召高士孙登,送给他一床布被。孙登在门前将布被截断,大叫道:“斫斫刺刺。”过了十天,诈称病死,到这时孙登的话果然应验了。永熙年间,温县有个像疯子一样的人,编造些歌谣写出来,歌词是:“光光文长,大戟为墙。毒药虽行,戟还自伤。”杨骏居内府时,常用戟自卫。 永宁初年(301年),晋惠帝下诏说:“舅氏失为臣之道,宗族毁灭,甥舅之情,甚伤我心。现以蓩亭侯杨超为奉朝请、骑都尉,以慰藉孝亲之情。” 人物成就 杨骏在晋武帝临终前,利用杨皇后的影响力攫取到辅政之权。在晋惠帝初年,杨氏一度权倾朝野。 历史评价 《晋书》:“杨骏阶缘宠幸,遂荷栋梁之任,敬之犹恐弗逮,骄奢*逸,庸可免乎?括母以明智全身,会昆以先言获宥,文琚识同曩烈,而罚异昔人,裴夫!”赞曰:“琐琐文长,遂居栋梁。据非其位,乃底灭亡。” 傅咸:“杨骏有震主之威,委任亲戚,此天下所以喧哗。” 李世民:“故贾充凶竖,怀奸志以拥权;杨骏豺狼,包祸心以专辅。” 胡承诺:“凶德之人,并生一时,辏集一处,则杀身之谋迅不及备、结不可解。春秋辕涛涂、申侯,汉田、窦,晋杨骏、贾谧、皆其徒也。” 丁耀亢:“尝观外戚当枢密之任,未有不覆者,其势不能全也。骏以小人之材,而谮处台鼎,当乘危改诏之时,天已诛之矣。此卫青所以闭门谢客也。” 蔡东藩:“骏虽有自取之咎,然其罪不过专擅而止,诬以大逆,戮及亲党,宁非罪轻罚重乎?” 史书记载 《晋书·卷四十·列传第十》 家庭成员 祖父 东汉东莱太守、蓩亭侯杨众(汉太尉杨震曾孙,幼子杨奉之孙) 嫡妻 高都君庞氏 弟弟 杨珧,任尚书令、卫将军 杨济,历任镇南、征北将军,迁太子太傅。 女儿 武悼皇后杨芷,嫁晋武帝司马炎。



西晋是怎样灭亡的?西晋当时的大将有那些?

八王之乱消耗了西晋的国力,各地方势力和少数民族趁机叛乱,灭忙了西晋。西晋当时的大将有刘琨、邵续、李毅、段匹磾、王浚等。

一、西晋

司马炎于公元265年取代曹魏政权而建立新政权,建国号为晋,定都于洛阳,西晋代魏后,期间发生西陵之战,公元280年灭孙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

但灭吴后,西晋举国沉浸在奢侈腐败的气象之中,晋武帝出身世族,其家族经过长期发展,早就形成庞大的权贵集团。因此自西晋建立,政风十分黑暗,贪赃枉法,贿赂风行。

西晋一大特色是大量游牧部落内迁。自东汉光武帝允许边民内迁以来,大量游牧民族被迁入,到西晋时关中和凉州的外族已占当地人口一半。

这些外族被世族收作奴婢。由于迁入人口数目相当多,与关中一带晋人相差不远。为西晋亡国和五胡十六国埋下伏笔。

太熙元年(公元290年)晋武帝去世,晋惠帝继位,外戚杨骏辅政,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愈演愈烈,终于爆发了“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历时达十六年,期间时有战乱,后期朝廷已无法掌握全国,受战乱影响地区亦愈来愈大。除了诸王互相攻伐的战事外,期间还有氐人齐万年的变乱,以及成汉和汉赵两个政权针对西晋朝廷的一系列战争,南方亦有变民杜曾、王如及张昌的起事。

306年东海王越攻入长安。河间王颙和成都王颖败走,司马模占领长安。东海王越迎惠帝还洛阳,随后成都王被害,晋惠帝病死,豫章王司马炽继位,是为晋怀帝,由东海王司马越摄政,八王之乱至此结束。

八王之乱期间,地方势力不断膨胀,少数民族中的分裂分子陆续叛变,氐族李雄在益州逐渐势大,于304年称王,两年后称帝,国号成,与罗尚在巴郡对峙。

304年司马颖遭王浚和司马腾围攻,遣匈奴领袖刘渊回并州发兵支援,刘渊乘机宣布独立。308年刘渊称帝,国号汉,割据山西西南部。由于晋朝在中原解除武备,无力平定叛乱,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严重动摇了统治基础。

311年晋怀帝与司马越的矛盾爆发,密诏苟晞伐之,随后司马越病逝,王衍率军归葬封国。当他东行至苦县(今河南鹿邑县)时,遭石勒袭击,晋军精锐受屠尽亡,重臣降后被杀。

此时洛阳空虚,被刘聪、王弥兵攻破,杀害官员百姓三万馀人,掳走晋怀帝,史称“永嘉之祸”。313年晋怀帝被杀,晋愍帝于长安继立帝位,刘聪派刘曜持续攻打。316年晋愍帝投降,最后受辱被杀,至此西晋亡

二、大将

1、刘琨

刘琨(271年—318年6月22日),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县)人。晋朝政治家、文学家、音乐家和军事家,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光禄大夫刘蕃之子。

工于诗赋,少有文名,选为金谷二十四友之一。八王之乱时,效力诸王,累迁并州刺史,封广武侯。永嘉之乱后,据守晋阳九年,抵御前赵和后赵。

晋愍帝即位,拜司空、大将军、都督并冀幽诸军事。并州为石勒所陷后,投奔幽州刺史段匹磾,约为兄弟,惨遭杀害。太兴三年(320年),平反昭雪,追赠侍中、太尉,谥号为愍。

2、邵续

邵续(?―320年),字嗣祖,魏郡安阳人,散骑侍郎邵乘之子,晋朝大臣。邵续少年时博览群书,精通天文地理,志向远大。

早年,他在成都王司马颖的部下任参军,司马颖准备讨伐长沙王司马乂,邵续进谏不听,遂离开司马颖,到苟晞部下担任参军,升任沁水县令。

司马睿晋升邵续为平原乐安太守、右将军、冀州刺史,再进平北将军,授予讨伐职责,封爵祝阿子。320年,富平城最终陷落,邵续也被后赵的石虎杀害。

3、李毅

李毅(—306年),字允刚。广汉郪(今四川三台县)人。西晋时期将领,年轻时性情豪放豁达,生活奢侈。到二十多岁时,才到郡学求学,通晓《诗》、《礼》训诂,后受广汉太守王濬赏识,被任命为广汉主簿。

王濬任益州刺史时,李毅任益州主簿、别驾,并被举为秀才。后随王濬伐吴,与何攀一同任参军。吴国平定后,因功受封关内侯。历任陇西护军、繁县令、云南太守。

又被晋武帝任命为犍为太守,转任使持节、南夷校尉。他到任后,平定毛诜等人的叛乱。朝廷因此重新设置宁州,任命李毅为宁州刺史,加号龙骧将军,封爵成都县侯。

此后,夷人大举造反,攻陷郡县,宁州又连续数年灾荒,流行传染病。死亡十万人,官民都流散至交州。李毅被包围在州治,数年之间没有援军,最终在城中病逝。

4、段匹磾

段匹磾(?~321)(《北史》作疋磾),辽西鲜卑人,鲜卑段部的部族大人,晋朝官员,官至幽州刺史、假抚军大将军。段务勿尘之子,段疾陆眷之弟。

307年,晋怀帝以段匹磾为辽西鲜卑左贤王,假抚军大将军。314年,汉赵幽州刺史刘翰归附匹磾,匹磾势力进驻蓟城。

316年十二月,刘琨来蓟城投段匹磾,与之结为兄弟。317年三月,刘琨、段匹磾给晋王司马睿上劝进书。七月,推刘琨为大都督共讨石勒,因段末波不来无果。

318年,辽西公段疾陆眷病逝,其子年幼,叔父段涉复辰自立,被段匹磾所阻。段末波乘机杀了段涉复辰及其子弟党羽二百余人,自立为辽西公。其间,因族内诸首领长期互相攻杀,力量逐渐削弱。五月,杀害刘琨,民心丧失。

319年,遭受段末波、石勒军的不断攻击,放弃蓟城,南奔乐陵依附邵续。321年三月,厌次之战中被石虎大军困围,降于后赵,封为冠军将军。后与旧部密谋反抗石氏,事败被杀。

5、王浚

王浚(252年-314年),字彭祖,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西晋时期将领,曹魏司空王昶侄孙,骠骑将军王沈之子。官至司空、领乌丸校尉。

王浚出身太原王氏。其父王沈死后因无嫡子而承袭博陵公爵位,历任员外散骑常侍、右军将军等职,后迁宁北将军、青州刺史并因长驻北方疆土而与北方边族交往频繁。

惠帝永兴元年(公元304年)击败司马颖后其军事实力逐渐强大,先后升任骠骑大将军、领幽州刺史等职,晋怀帝即位后升任司空领乌丸校尉。

永嘉五年(公元311年)汉赵攻陷洛阳永嘉之乱爆发当时天下无主,王浚在大乱后生不臣之心,又与段部鲜卑交恶,最终为石勒所败而被杀。时年62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晋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邵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段匹磾

杨济、与李斌是如何劝杨骏留京辅政的?

杨狡的弟弟杨济和外甥李斌还有点见识,都劝杨骏留汝南王在京共同辅政,杨骏不听。杨济私下对尚书左垂傅咸说:“家兄若请妆南王回来执政,自己隐退,或许还可以保全杨氏一门不致遭殃。”傅咸深表赞同地说:“宗室和外威,应当唇齿相依,才能平安无事。我看只要召汝南王回来共同辅政就可以了,令兄倒也无须引退。”杨济又去问侍中石崇:“现在人心如何?”石崇说:“令兄执政,疏远宗室,应当与天下人共讨之。”杨济赶忙说:“你见到家兄,务必劝劝他。”石祟还真去劝了杨骏一阵,可是,杨骏早已利令智昏,权迷心窍,那里肯听。

关于“朝廷内外大多数人是如何看待杨骏执政的?”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sybcw.cn//zhishi/11622.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